点击上方一种生活,让一种生活跟上你的脚步
在太行山深处有这样一座小山村
安静沉寂与世无争
它被称为中国民居第一村
是电视剧《白鹿原》的主要取景地
更成为许多人向往的休闲之地
这里有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
这里有明清两代留存的官宦巨宅
这里有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
在这里你可以“一日穿越四朝,恍若梦回千年”
它就是上庄古村
拥有名不虚传的天官王府
是恰如其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上庄的美是丰富而低调的
它的民居不是乔家大院般的气势宏伟
却也是平易近人的质朴端庄
它的格局也不是平遥古城般的纵横有序
却更贴合我们生活的规矩
这样的上庄就静静的立在那里,等待着你的探索
作为一座活着的古村落,这里连墙上的一道裂缝都显得那么真实,尽管上庄古村已是国家4A级景区,可前来观赏的游客置身其中,在与居住在明清古院落里的人们互动交流时,并未感觉出多少“景区”的味道,反倒感觉时光倒流,恍若隔世。
上庄古村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与蟒河、王莽岭、珏山等景区近在咫尺,距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仅一岭之隔,3里之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周边晋阳、晋侯等高速公路擦肩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这次跟着暑期旅行穿越季的媒体考察团各位老师来上庄古村民国穿越行,除了震撼就是感叹,活生生的千年古村,那些遗留千年的小故事飘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到你面前,这本故事书你永远也看不完。
上庄古村历经千年,这里发生了太多故事,存在着太多情感。走进村子,感受到的是岁月留痕,行走在古河街,感悟的是历史的厚重与传承。历经千年的时空转换,上庄古村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在诞生了灿若星辰的历史名人的同时,还收藏了历史的时光和脚印,造就了上庄古村这座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汇集元、明、清、民国四朝民居于一身、以官宅民居为特色的原生态特色景区。
一进景区,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气势巍峨的大跨度拱形关楼“永宁闸”。永宁闸创建于明代初期,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主拱跨度达7.6米,为中国古代乡村砖拱式门楼之最。永宁闸的二层为永宁阁,阁内供奉着关圣帝君木雕圣像,镇守一方,永保村庄平安。永宁闸也是古时上庄村的唯一入口。
上庄古村最值得一提的建筑就是天官王府,最早的天官府始建于宋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后经明代杰出的政治人物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陆续建造形成了这个大型官居建设群。上庄古建设群的布局以庄河为中心线,明清民三朝民居建筑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沿着河道行走,给人穿越时光的感觉。
天官王府的大门,分上下二层,上层为望河亭,门洞上方镶嵌的青石匾额上书“冢宰第”三个大字。穿过过道,看到的是王府的二门,二门是一座威严壮观的木牌楼,在牌楼上方有双层额枋,上层镌刻“天官上卿”四个大字,下层镌刻着“赐进士第正一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由此可见当时王国光官阶之高,名望之重。
来到这里,你可能会惊叹于它的底蕴之美,然而世事变迁,太多的心酸无奈也存在于这里。就是这样一座拥有五百年的历史韵味的院子,却抵不过现实生活的压力,在六年前被前主人以3万元的价格卖了出去,只是为了凑钱给儿子娶媳妇。同样是在这座院子里,你能想象到在一扇门上都可以有八道机关吗?历经五百余年,仍然保存完好,一道小小的机关直至今日竟然都没有一丝损坏。可见当时工匠技艺之精湛。
之后我们去到了炉峰院,这里是上庄村现存规模最大的一组宗教庙宇,具体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不过依据院内建筑装饰推测其应该是建于元代。在炉峰院前有两颗树,一颗槐树顶部开始横向自然生长,十分茂密,名作俯身槐另一颗松柏笔直挺立,但是只要生长高度一超过庙宇的高度,超出部分就会枯死,也叫无头柏,到现在已经是第三次生长。所以当地人也用这两棵树来形容现在委曲求全和宁死不屈的两类人。
进入炉峰院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幅石雕“五福鹏寿图”。照壁两侧是把守庙院的青龙、白虎塑像。来到炉峰院的前院,院子南面为拜殿,院子正北是面阔三间的古戏台。这里现在也经常会有一些表演。
出了炉峰院我们就来到了古河街,在街边有一眼“天官神泉”,数百年来,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干旱雨涝,一直是这个样子,既不外溢、也不干枯,一汪活水看似平静实则涌动,直到现在这里的泉水仍然可以直接饮用,因其原来水量特大,泉眼往上喷涌,好似热水开锅,所以人们也称它为“滚水泉”。
古河街之称来源于这条街在干旱时候是一条宽阔的街道,遇到洪涝大水时候便成为一条长河,船只亦可行走,在街边现在仍有用来栓船的铁环,同时墙上依稀可见的青苔也诉说着古河街的悠久历史。
漫步古河街,我们看到大量明清两代留存的青砖瓦舍沿溪而建,颇有江南水乡的风味。因为《白鹿原》的拍摄,街边随处可见民国风格的广告文化牌和小贩摊位,让你瞬间穿越回到民国。
民国期间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集中西方建筑文化于一身的樊家庄园,在樊家内院的广场东面墙根,安放着一块体型较大的煤炭,这可不是随便放置的,它叫“镇宅碳”,有着特殊的纪念意义。大门两侧,一对石狮端卧左右,为樊家庄园平添几分豪气。走入大门,迎面可见一座中西合璧式建筑,它把我国传统的月亮门与西洋欧式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中西合璧的精品。
在院中,可以看到整座大院也采用了当地传统的“四大八小五天井”的建筑风格。进入宽敞明亮的正厅,看到这里较早的内部装修,民国时期包门窗套的做法。樊家庄园代表了民国时期中国北方建筑的最高水平。
在上庄古村除了可以“一日穿越四朝”,还可以品尝到王府美食“八八宴”,这可是简化版的满汉全席,是逢年过节、迎接贵客、尤其是迎亲嫁娶时的豪华宴席:先上九个酒盘,象征位列九鼎,酒毕。八八十六碗(以前可是八八六十四碗)不同菜肴,五谷杂粮、山珍海味、蔬菜鸡鱼俱全,酸辣咸甜俱备。先咸后淡、先浓后薄,先无汤后有汤。文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肥而不腻。
九个凉菜,八盘八碗十六个热菜,一桌共二十五个菜式。以蒸为主,以炒为辅,荤素搭配,丰富多彩。荤菜香而不腻,素菜清淡可口,色香味俱全,滋补养颜兼顾。几多古朴,几多温馨,尽在这杯盘碗碟之中,给人以精神和物质的高度受。来这里,一定会吃出文化,吃出境界,会有你意想不到的美的收获。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更给这座古村落增添了一番风味。点点灯光亮起,行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吹着清爽的晚风,摸着古旧的墙砖,仿佛回到过去,也许,这就是生活。
上庄古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古村落,这里的庭院建筑不显山露水,体现着上庄人内敛、勤奋的人文品质,也许只有经历过大起大落,一切才更加充满历史韵味,返璞归真,在如此淳朴、典雅的山水之间继续看着别人花开花落。历史的沉淀让这里更加充满诗意,四朝古建依然默默诉说着一段段悠远的历史故事......
作者编辑:闫建豪
摄影:王烽|杨尚纬|张劲松
[一种生活]求线索、求勾搭
我们因为对生活热爱而生,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