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说中文,但偶尔会遇到背井离乡、含糊不清的语言。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在网上查询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古代人没有网络,如何调查男人的意思?它依靠词典,在清朝,有一个特别熟悉的词典叫康熙词典。
这本书不是新作,根据明梅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修改了两本书,分为十二集,每集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四万七千三十五个汉字,所以《康熙字典》虽然不是新作,但个没有电子录入的时代,完全需要手工编写,其工作量很大,前后共用了六年,编辑之一是清朝重臣陈廷敬。
陈廷敬什么聪明?除了刚刚提到的《康熙字典》总阅官外,曾任康熙帝的宴会讲师,官拜清文渊阁大学士、官部尚书、加三品,他不是首都人,年12月31日出生于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即今天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他的故居还在这里,也就是今天的景区皇城相府。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其实并没有设立宰相的官职,因为明朝朱元璋时期这个制度被废除,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代替宰相的职务,所以把陈廷敬称为相,这也没什么大问题,为什么这里又叫皇城呢?康熙皇帝前后两次住在这里,因此被称为皇城
其实这里被陈廷敬称为皇城相府,但与陈廷敬本人相比,这里的历史更加悠久,这里原本被称为中道庄,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年间建造的,为了避免战乱,有八座大院落,尤其是河山大楼,在众院中最引人注目,高达三层以上,内部设有屯粮,防止外敌入侵,曾多次击退入侵者。从外城到康熙年间才完成,登上城楼,整个相府集明清两种风格于一体,是一个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邸建筑群,难怪被很多专家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家。
刚提到这里是中国北方第一个文化巨人,这个文化巨人并不夸张。整个相府似乎被陈廷敬覆盖,但他前后出现了很多能干的人。陈家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年间,共产生了41名贡生,相信范进中举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举的困难,从陈家到清乾隆前后共产生了19名贡生,其中9名高中进士,6名进入翰林。
在相府自由行走,这里确实有16个院子,共间,不能和故宫所谓的间半相比,但无论是前堂后堂,左右内府、书院、院子、女儿阁、管家庭院、凉亭等都齐全,各建筑之间院子相通,大厅相连,第一次行走可能有点摸不着头脑,巨宅的名字也很有名。
正因为如此,来皇城相府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斗建居所、屯堡居所、树德院、世德院、以前提到的河山院等都有自己的故事,值得慢慢品味、消化,相府只能在冬季5点或夏季6点清场,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
但是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段历史,皇城相府特别宣布大型沉浸式演出重返相府,这场演出并不是搭建的舞台,而是在这座明清古建筑中,演员和游客插入其中,具有现代气息,在讲述老家近年历史的同时,康熙帝师陈廷敬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