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优势 >> 正文 >> 正文

屏山札记49中都夷太平墓志铭及其历史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2/7/11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夷太平(—年),是明朝时期沐川长官司副长官,官秩从六品,驻守今中都一带,世代习武,平时养兵,战时受上级抽调,多次被派往外地参与征缴起义和叛乱。在他短暂的36岁生涯中,为朝廷立下诸多功劳,四川巡抚林俊被他孝顺母亲和为国献力的事迹感动,题赠“忠孝堂”的匾额。年代,在中都的夷太平墓遭到盗掘,陪葬物被盗空。目前仅剩残缺的石人石马和掩埋在土里的墓志铭。因为盗墓者只看中金银器物,对石刻墓志铭无兴趣,该石从得以留存。但因墓志铭较大,被埋藏于土中,夷氏后人抄录过一次。由于字迹不清等原因,多数地方或有错抄、漏抄、上下颠倒、扞格不同的情况,今据悦登源抄本转录和贾银忠教授《发现三星堆王族后裔》一书,结合现有文史资料,对明显错字以“[]”订正,对存疑的字加注解说明,完全读不通的句子以下划线标出,供文史爱好者研究。从该墓志铭可以看出几点重要信息。一是明确了夷太平家族为“鱼凫支子”,家族祖先在秦灭蜀后逃散到沐道,躲过了战乱厮杀,在中都、沐川一带安静的地方繁衍生息下来。这是对其家族来源的有力证据。二是指出夷姓的来源,是因为其先祖崇拜春秋时的管夷吾,因此以夷为姓。三是安鳌到夷太平府上做客时,对他的气质外貌很欣赏,把自己的女儿安氏嫁给了他。从平夷长官司也曾经娶过安土知府家的女儿等记载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马湖府几大土司之间长期联姻的政治现状。四是文中记述了夷太平参与征讨鄢本恕、蓝廷瑞等农民起义,在攻打起义军过程中,夷太平的母亲病重,他祈求巡抚林俊回家省亲,林俊考虑到他作战勇猛和对母亲的孝顺,不仅同意他星夜奔回中都,还嘉奖勉励他。五是记述了赴筠连平息普法恶起事,夷太平对本是同胞的筠连彝人采取安抚策略,并未随官军对筠连彝人展开杀戮。同时,墓志铭还对夷太平的妻子进行了表彰,赞颂她是一位优秀的贤妻良母,在家操持家业,孝敬婆婆,抚养儿子长大。夷太平的儿子夷靖后来学识渊博,精通汉家诗词和书法,与安氏的教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此文,可以对地方名人事迹的清晰认知,或许待重新整理出夷太平的墓志铭后,进一步将本文全文核对完毕,将扞格不通之处一一订正。

附:明承务郎夷公暨安人安氏墓志

公讳太平,字希尧,别号会午,姓夷氏。

夷之先,鱼凫支子,割封沐川,秦并蜀[①],绝弗通。在汉唐,惟羁縻,以贵种自居其地。始祖腊曲,后周时死寇[②],民祠之沐道。及宋,始纳土,袭封校尉。在元袭封沐川长官。国初归附,官如故。

至讳德成者,析居夷都,慕管夷吾[③],因以夷为姓。传三世,讳祥庆,又以死寇,著名忠义,文物亦[益]锵郁矣。祥庆子讳镇,即公父,早卒。母文氏,以义为慈,公亦祇训。处纨绔,服儒业,陋绛灌行,强锐意典坟[④],喜卫霍[⑤]勳名,射必洞,礼翩翩,贵介[⑥]中奇男子。马湖守安公鳌[⑦]席贵家豪迈,少许可,见公异之,妻以安人,肃雍[⑧]厘降[⑨],礼遇绝等。无何袭爵,勤恤民隐,司民附之。且操兵候调,常如寇至,安人亦惕,鸡鸣组裘甲,有古藏妻之烈。鄢、蓝[⑩]贼乱川东,公承檄奔发,弃壁骄贼,奋击破之。俄[11]母太夫人疾,安人视[侍]疗力竭,驰音以告,公泣请都宪[12]林公求省视,义而许之,未[表]以忠孝字[13]。

后僰乱筠、戎[14],公复预征贼,近之辄衂,相戒勿犯,如古飞将[疑似脱一“军”字]迹。此勤王屡瘁,无愧天子之外臣,民[年]方膂壮,遇瘅而卒。诸子自靖外俱幼,安人哀毁几绝,泣曰:“家国之贵在于孤婺[嫠][15],盾弯或[疑为“弓”字之误刻]驰,何以见我夫于地下?”乃去铅华,植委裘[16],辑夷?,克内底定,训诸孤文物绍业。所谓倢妇[17]持户,胜一丈夫者,后妬恶悼绥恨,遂寝疾卒。

柱史[18]谢公按蜀以冰操,上闻,钦竖练楔,命入郡乘[19],若乃□葛覃,攻糍糛,□桑翳,又难以更仆□数矣。尝谓忠孝念,德节茂大闲。虽寰畯童习白首,京洛士文姆训[20],尚有逾越。公与安人,起遐辄[陬],蹈全懿,乃知泰有由余,陈称洗氏未为俊物[21],千载之下,别复有人也。公女子[子女]皆安人所出,长靖,袭司事,雄略肖公,封桋忠显校尉;次之[子]清,由岁贡,任山东临清州判官;竑,邃学不仕;端,由岁贡,监生;竚,早卒;翊,武举。孙十六人,元[22]臣宾,承世荫;次谟教,道廪生;曾孙十六人,元,遵制,承世荫。华夏窗路,谟轨□范,变纪商周,玄孙二兼良健。孙女十九人,曾孙女十五人。噫,后昌德之应矣。

公卒以正德辛巳年六月二十一日,上踞其生弘治乙巳年六月初六日,得年三十有六。卜以嘉靖庚寅年九月初十日,葬公于卧龙岗之西村、母太夫人文氏之左,孝思也。安人卒以嘉靖壬寅年二月二十六日殒正寝,距其生弘治丁未年九月二十六日,得年五十有五。兹以隆庆庚午年正月初八附公茔右,从古合葬礼也。德终不朽形也。长辞敢掇宗评,敬为之志,系以铭曰:

石纽途山,蜀有遗烈。

宋润千祀,灵祉再泄。

德浮[孚]世贵,庆衍来哲。

坠设丰碑,名悬皎月。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知三原县事宜宾春[贡]生李仕华撰

蜀进士中宪大夫任陕西行太仆等[寺]卻[卿]眉阳[州]吴嘉祥[23]书。

注释

[①]秦并蜀:公元前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利用巴、蜀之间的矛盾,派司马错领兵伐蜀,灭亡了蜀国。传说鱼凫王族的后裔有一支迁徙到沐道(今沐川县、中都镇一带),即是后来所说的鱼凫支子。

[②]死寇:这里作悍将之意讲。

[③]管夷吾:管仲,春秋时齐国人。

[④]坟典,即三坟五典,传说中的上古典籍,这里泛指典籍。

[⑤]卫霍:卫青和霍去病,均是西汉时期著名武将。

[⑥]贵介,尊贵。

[⑦]安公鳌:马湖府最后一任土知府安鳌,于成化九年被杀。

[⑧]肃雍:庄重而华贵。

[⑨]厘降:本指传说中尧的女儿嫁给舜的故事,这里代指安鳌嫁女给夷太平。

[⑩]“鄢”字原文误录为“?”字。鄢、蓝之事指发生于明朝正德年间的川蜀盗乱,也称明朝四川民变、蓝廷瑞鄢本恕起义。正德年间,保宁人蓝廷瑞在山中行走,发现一枚古弃印,又得到一剑,自称有天命,逐渐聚集一批信众跟随准备举事。正德三年十月(年),蓝廷瑞、鄢本恕在汉中起兵,攻占数个郡县。明武宗起用右副都御史林俊巡抚四川,兼赞理军务,督兵讨伐。正德四年(年)十二月,蓝廷瑞自称顺天王,鄢本恕自称刮地王,廖惠自称扫地王,联合十万部队,进入湖广、郧阳等地。当时听闻巡抚林俊督兵进攻,于是改为进发其他地境。刘烈等人则退回至四川,不久,刘烈被乱兵所杀,余党廖麻子、喻思俸继续叛乱。

[11]俄:不久。

[12]都宪:明代对都御史的称呼。

[13]本处事迹在《马湖府志》第四卷有记载,“忠孝堂,沐川副官夷太平正德间奉调征贼,母病告归,省亲病,即趋军门,巡抚林公题以表之。”因夷太平参与征剿有功,四川巡抚林俊题了“忠孝堂”的匾额给沐川副长官司。知府杨本源赠有诗:“……奋勇率王师,诸番多自克。戮力报朝廷,纵死也不怯。一旦闻亲疾,夙夜恒泣血。躯壳虽从戎,神魂倒亲侧。汲汲侍汤药,斯尽人子职。所以大中丞,嘉其忠孝节。扁以忠孝堂,用旌忠孝德……”今日中都盛传的“夷都皇城”又名“忠孝王府”,实际上即源于此。但副长官司品级低,绝无可能是王府或皇城,仅是乡民讹传。

[14]这里指正德十年(年)时,筠连彝民普法恶起义之事,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各地彝民响应,正德十一年(年),普法恶率军攻入叙州府的筠连县、高县、庆符县、珙县和宜宾县的南部,其前锋军队距叙州府城只有不到一百里的路程。一时叙州府震动,急忙加紧准备防守,并飞报朝廷。明武宗得到奏报后“命巡抚都宪马昊、总兵吴坤讨平之”,马湖府的黄螂巡检司、沐川副长官司均参与了征讨。

[15]原文抄录为“婺”,据上下文意思,当为“嫠”,寡妇之意。夷太平甫逝,安氏成为嫠妇,其子则是孤儿。

[16]委裘,本义是是年幼的君主。“植委裘”在这里当培植年幼的土司讲。

[17]倢妇:敏捷能干的妇女。

[18]柱史:对御史的别称。

[19]入郡乘:指将事迹载入《马胡府志》。

[20]姆汛:女师的训诫和教育。

[21]俊物:杰出人物。

[22]元:长子。

[23]吴嘉祥:《陕西通志·卷五十四》载,“吴嘉祥,眉州人,举人,署华州学正,负亷节,好督率诸弟子员诵读秦汉古文辞,治一经者,俾博及他经,而尤加意修行之士,官至行太仆寺卿。”原文抄录错误已据资料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