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村独秀到五村抱团发展,从煤炭起家,到煤炭、旅游、制药、制酒“四大产业”多点开花,如今的皇城村,吸引了几千名外地人在此工作和生活,原先仅有人的小山村变成了一座拥有多人的美丽乡村。村民年均收入达到了6万元,带动周边多名村民进入景区工作或从事旅游相关行业。
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晓拴介绍,自年与周边四村签订“五村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以来,皇城村推动周边旅游资源系统整合,构建五村旅游产业联盟,形成了“1+4”连片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实现了从多点开花到主攻“旅游、药业、酒业”三大产业,从一枝独秀到“五村一体”抱团发展……不断以昂扬姿态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陈晓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皇城村人,年参加工作后一直扎根家乡。从皇城村一名普通会计,到中高层管理者,再到党委书记,他经历了皇城早期创业时的艰辛岁月,感受过普通百姓与贫穷抗争的痛苦煎熬,也见证着皇城村凤凰涅槃的华丽转身,真正把全身心融入了这片土地。
如今的皇城村,不仅是山西众多农村中的“优等生”,也是社会各界眼中的佼佼者。而作为当家人的陈晓拴自然也备受追崇,但他并没有骄傲自满,因为他心里清楚,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如果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皇城可能前途堪忧。没有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村民百姓的幸福生活,一切都是虚幻的。在农村多年的摸爬滚打,他现在感到更多的是压力和责任。
陈晓拴没有把眼光局限在皇城的“一亩三分地”里,坚持党建引领,勇蹚转型新路。村集体企业不断壮大,多次入选山西民营企业强。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他大力推动实施五村一体化,发展富民特色产业,带动周边村庄走向共同富裕。煤矿复采配采与智能化建设齐头并进,文旅融合与全域旅游如火如荼,郭峪古城圣旨科举博物馆建成开馆,景阳商业街建成开市,南段和东段城墙保护修缮工程完成96%,海会书院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大桥游客中心投入运营,相府酒业年产吨蜂蜜酒项目建成投产……每一个产业项目的落地,都为皇城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障。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皇城陈氏先祖的优良家风。陈晓拴作为陈氏后人,时刻不忘祖先的高尚品德。面对原郭峪中学设施落后、师资薄弱、生源不足的困境,他积极对接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投资多万元,对原校园进行了整体提升改造,并以先贤陈廷敬的晚号,将学校更名为午亭中学。把陈氏重德之风与学校育才功能相融合,助力午亭中学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校,让五村孩子和职工子女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年以来,他又积极响应县教育局部署,加快推进投资1亿元的午亭寄宿制小学建设,今年秋季便可实现招生。每一笔教育资金的投入,都凝聚着陈晓拴兴文育人的责任与担当,也承载着五村群众望子成龙的愿景和期盼。
“作为村干部,服务群众不只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这是陈晓拴经常讲的一句话。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始终不忘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改善村内生活设施环境,让全村实现了集中供气供暖、集中排污和垃圾统一回收处理;完善村民福利发放制度,提高村民口粮福利标准;他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