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能根治吗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58060.html元朝诗人王冕在诗中写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唐朝宰相卢怀慎一生清廉,从不搜刮百姓,虽为宰相家中却简朴无华。他的儿子长大后担任太守一职,依然为官清廉,生活节俭,因此父子俩常受到百姓的称赞。顺治15年,顺治皇帝宣布科举会试即将举行,这是清军入关以来的第六次科举会试,这次会试由傅以渐作为主考官,他是清朝的第一位状元。顺治十五年在农历中又是戊戌年,因此这次科举会试又叫做“戊戌科”。殿试过后,傅以渐将进士名单交给顺治皇帝,他看见名单内有两个人都叫陈敬,这两个人同名同姓不好分辨,其中一个是山西人,排名三甲名,另一个家乡是顺天通州,排名三甲名。这二人皆为进士,日后都有可能在朝为官,为免混淆,顺治皇帝便赐给排名名的陈敬一个“廷”字,从此就叫“陈廷敬”。陈廷敬在山西阳城长大,家中在阳城可谓是名门望族,他家族中的六世祖和五世祖都做过明朝的官员,而如今明朝已亡,他的家族便也开始没落。父亲认为儿子天资聪颖,是个可塑之才,则对陈廷敬的教育很是重视,时常嘱咐陈廷敬好好读书,以后光耀门楣,将家族发扬光大,如从前一般。顺治十五年,第六次科举会试开始举行,陈廷敬这年正好20岁,便以举人的身份去往京城参加考试,试后取得三甲进士的成绩。虽说进士之名已足够光宗耀祖,但陈廷敬对此成绩并不是很满意,没想到的是,顺治皇帝竟亲自为他赐字,此等荣誉更是令家族名声大起。科举会试后,陈廷敬继续参加庶吉士考试,这一次陈廷敬的成绩很是不错,便将他安排至翰林院工作。年,顺治皇帝故去,康熙就此继任,此时的康熙年仅八岁。则命他担任秘书院检讨一职。野史中写道,康熙登基后不久,陈廷敬晋升至户部尚书一职,陈廷敬拒绝康熙要从国库中借钱的请求。康熙非常不满,对陈廷敬说天下都是自己的,国库里的钱也是自己的,为何不能从国库中拿钱?陈廷敬虽心中惶恐,却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回禀康熙称国库也是有规定的,任何人都不应随意使用。康熙气愤地威胁陈廷敬,称自己若是拿下朝中大权便杀掉他,尔后,康熙拿下朝权,陈廷敬心中却一直记挂着此事。康熙知晓后便告知陈廷敬,自己是因年幼方说出那番话,如今明白事理,并不会记恨他,还夸陈廷敬秉公敬业。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犹未可知,不过陈廷敬被顺治皇帝赐名一事,确确实实记载于史书之中。陈廷敬为官时期恪尽职守,勤政有才,康熙便对他十分看重。康熙执政之时,对于“经筵日讲”非常重视,“经筵日讲”即是说翰林院每天需派人至殿内为康熙讲学。康熙八岁时便登基,他很是好学,则每日学习听课以提高执政能力,即使长大之后也坚持每日听课,因此包括陈廷敬的很多大臣在内,都为康熙讲过课。一开始,陈廷敬仅担任起居注官,即类似于现代的讲师助理,直至康熙十年间,他便升为讲师,每日为康熙授课。另有一位大臣名为张英,亦是一位才学渊博之人,康熙很是欣赏张英与陈廷敬的才识,每次听课时听到激动之时便赏赐一些名贵之物于二人。根据史书中记载,陈廷敬光是收到康熙所赐的貂皮就有五十多件。康熙对陈廷敬的思想境界最为欣赏,陈廷敬生长的山西,在明朝时期是最受儒家学说影响之地,陈廷敬在此地耳濡目染,则对社会制度及个人道德别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康熙十四岁时便被陈廷敬所教授知识,因此思想与个人道德方面受陈廷敬影响非常的大。陈廷敬在朝为官之时,因受到康熙的赏识,官职不断提升,于康熙四十二年时,便已被封为文渊阁大学士,正式为“拜相”。期间,辅佐康熙皇帝进行过不少改革及政务。如康熙二十三年时,陈廷敬时任吏部侍郎,监管户部的财产。顺治年间时钱币很大很重,不少人认为钱币太重便融钱铸铜,用以换取物品,这样的事时常发生,市场上则很少有钱币流通,陈廷敬则建议把钱币重量减小,铸造轻便小巧的货币,并停止开采铜矿的税收,增加铜的流通。康熙采纳此法后,市场上货币流通增加,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再如“反腐”之功,陈廷敬为官生涯中,从来都是刚正不阿,从不做腐败之事,却并不是所有官员均是如此。康熙二十四年,朝臣官员们穿着奢侈,吃穿用度皆是不凡,且互相攀比。陈廷敬对朝臣风气非常不满,便多次向康熙进谏,建议先从各省的督抚开始严加督查,督抚停止腐败行为,手下的官员便会加以收敛,康熙很认同并推行此法,朝堂风气果然大有改善。康熙在位61年间,陈廷敬有51年都伴随着康熙,并尽心辅佐康熙,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军事、文化方面均有影响。康熙在陈廷敬死后甚至声称,若是没有陈廷敬的辅佐,国家的发展定不会如此昌盛。参考资料:《康熙御制庭训格言》《康熙王朝》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