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敬的恩师卫向书,得知顺治帝驾崩,披麻戴孝赶赴京城。遵从先帝遗命,卫向书侍候年幼的康熙玄烨读书,另外陪读有翰林院陈廷敬、监生高士奇,以及教授满文、蒙古文、骑马射箭等师傅。此次卫向书是先帝还有太皇太后举荐,有托孤之心,而陈廷敬是鳌拜推荐,主要是想拉拢卫向书,再在宫中多布防一个耳线;高士奇则是索额图通过其父四大辅陈之一的索尼推荐。大家各有其职,陈廷敬虽是陪读,卫向书不在的时候就是帝师的角色。在清朝,教习皇上学习,可非易事,时时刻刻保持着警惕,说错一句话,即使没有得罪皇上但是得罪了奸佞之臣则也会问题扩大化,直至没命。高士奇能够进入皇宫全凭一个会算命的道士帮衬,能做监生全凭他的一副好字,才能没有多少,诡计却到不少。为讨好这八岁的康熙,进献弹弓,被鳌拜发现,差点杀掉。陈廷敬督导曹植的诗的时候,高士奇故意引导出曹植的身世传记,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为了巩固帝位把自己的几个兄弟杀掉,八岁幼帝发出感叹:“幸亏自己当上皇帝,否则就会被杀掉”。所有人都吓得不知所措,因为大家都怕这话传进太皇太后那里,否则,大家都小命不保。时候,鳌拜眼线报于鳌拜,鳌拜得知也惶恐找到索尼,大家都互相隐瞒,陈廷敬求皇帝切不可乱说,皇上应允,没想到大家逃过此劫。经过上次的事件之后,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不敢乱说话,多讲话。这弘德殿的日子真是漫长,小皇帝康熙太是聪慧过人,转眼间已经十岁了,可是鳌拜这些辅政大臣越来越傲慢无礼。一日皇上要求讲历史典故,专门要求讲王莽的故事,众人都下了一跳,卫向书竭力反对,因为王莽篡权这段故事太复杂,容易被小人误解,卫向书不讲,高士奇更是吓得不敢吭声。皇上只有指着陈廷敬讲,陈廷敬少做迟疑,领旨开讲。“西汉末年,天下枭雄群起,朝廷朋党淋漓,外戚争权夺利,国家岌岌可危。王莽却是个能臣,但是更是个奸贼,掌握实权后,暗杀平帝,辅佐2岁幼帝上位,后又不到几年杀幼帝,自己做了皇上”康熙问,当时平帝多大?陈廷敬答道:十四岁。康熙大惊叹道:我今年十岁,也就是再过四年,有人也会把我杀了?众人此时皆惶恐跪拜,要求陈廷敬不要说了,但是年幼皇上更是好奇,坚决要求说下去,从人阻拦,索额图呵斥,陈廷敬已知是个死罪,就硬着头皮接着讲下去。“王莽胆敢篡权皆是因为平帝的软弱无能,而皇上您,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将来肯定成为一代圣君,仅凭皇上十岁就问如此问题,可见皇上之远见。以史为鉴,警钟长鸣,皇上更应该发奋读书,刻苦学习,不敢有片刻懈怠”此事之后传到了鳌拜耳里,鳌拜惊恐,以弘德殿老师皆是杀头之罪,尤其是陈廷敬离间皇上与辅政大臣的关系,最是可杀。而后带着一群人来弘德殿,即使年幼康熙极力劝阻,仍无济于事,后来太皇太后出马,保住了卫向书、陈廷敬,高士奇的命,只有卫向书留下来仍做帝师,陈廷敬被发回原翰林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