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是清朝名臣,他以捐资员外郎出身,在康熙五十六年入仕,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官清廉,不畏权贵,不论所任何职,在位时能体察民间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李卫李卫于乾隆三年病逝,逝世后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由于李卫在民间颇受爱戴,民间甚至有供奉李卫的神像和神位的,乾隆闻知大怒,下令地方官员将其全部焚毁。
城隍历史上不是没有死后成神的官员,如文的有闻仲、比干、包拯等名臣,武将有关羽、李靖、王彦章等豪杰,各地的城隍也多是民间的英雄人物,清朝初年也有于成龙、施世纶等人被奉为青天大老爷,怎么到李卫这里乾隆就不通过了呢?
乾隆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李卫是捐官出身,虽然有能力,但是在讲究正统的时代,还是属于捞偏门出身,对于皇帝来说这种人才够用就好,多了也是个负担,也不值得提倡。而且乾隆与他老爹雍正不同,雍正看重的是能力和忠心,乾隆觉得自己文武双全,只要臣子们听话就好。
雍正2、 李卫不是乾隆的嫡系,他是雍正赏识的大臣,同样待遇的还有雍正被封为天下总督第一的田文镜,乾隆也认为其为人刻薄而不喜,后来田文镜墓地被人毁坏,乾隆也置之不理。
田文镜3、 李卫是汉人,虽然清朝皇帝都鼓吹满汉一家,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一个没有,雍正算是其中稍微好一点的,所以他重用了许多汉人,而乾隆虽然在民间号称是海宁阁老陈廷敬的私生子,但是明白人都知道那只是汉人的意淫而已,要知道他们还说元顺帝是宋少帝的后代呢。
乾隆与陈家骆在民族矛盾还是主要矛盾的清朝,汉人英雄显然不是满族统治者想看到的,所以乾隆在得知百姓为李卫修建了神像之后,才会下令地方官员将其焚毁。
清宫戏里经常出现贝勒、贝子之类的称呼,他们到底是多大的爵位?
清朝为什么没有采用“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嫡长子继承制?
同样是辅佐两朝皇帝的太后,为什么孝庄与慈禧的评价大不相同?
在清朝众皇帝的年号上,都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什么寓意?
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中,老皇帝为什么选择看似不得人心皇四子胤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