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楹联文化村”闻喜县候村乡寺底村,只见大街两旁家家户户门边都悬挂着木制金字家风家教标志楹联,灿烂夺目,文光四射,招来远远近近的贵客络绎不绝,前来观光。寺底村从十几个人的楹联小组到百余人的楹联分会;从“河东楹联文化村”到“中国楹联文化村”;这个名片越传越远,越刷越亮。到了吉平娟手里把它镀成璀璨夺目的金字大招牌,令贵客们举目仰望,啧啧称赞。吉平娟担任村长后对联事联业锦上添花、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上上下下的仁人志士。人们夸她能干事、会干事、能成事。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寺底村这个中国楹联文化村日臻完善,成为中华大地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你看,电线杆、校园墙、村委大院墙变成了露天楹联展览馆;村委大院内,四周米墙壁副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家风家教联;西边的50米文化长廊悬挂着寺底村30个姓氏楹联;50副木刻楹联画屏安放在文化广场东西两翼的显赫位置,崭露头角。南边舞台上是文化大讲堂,墙壁上写着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三字经,国学与国风交相映辉,师长与孩子相得益彰。弘扬国粹第2期伏期培训班在此进行;大院东边是日间照料中心,向人们彰显着村委主任吉平娟敬老仁心;东北墙壁和水泥地板是寺底村楹联打擂台,有百余名会员的出句和对句,围观的人都在点头品赏。这里传颂着全国知名联家出句而寺底村楹联人却能对答如流的故事。寺底村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楹联文化村”就靠擂台赛这伙联翁们打出来的!整个大院篮球场千余平米,全是塑胶铺面,十分舒适;北边是楹联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村史展览室,可以说设施俱全,非常规范。寺底村真是有看头,更有学头!闻喜县各级领导、不少乡村都来观摩、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近水楼台先得月前来视察、安徽固镇县人大、正副县长、宣传部长一行八人捷足先到寺底村学习观光、河北省等地都陆续远道而来参观学习。寺底村支村委脸上容光焕发,寺底村楹联学会的老翁们脸上春意盎然,吉平娟站在村民百花丛中笑的特别灿烂!为什么呢?那得从吉平娟高票当选村委主任说起。正月闹热闹打响头一炮寺底村过去也是个“烂杆村”,娃子没奶胎里穷,集体无存款。党支部书记行引贵介绍说,吉平娟年11月29日高票当选村委主任后,自掏腰包十几万元给村集体公益事业及奉献爱心,协同支村委短短半年就干了过去3年干的活!村民们都这样说。年春节前,平娟自费给村里更换安装了盏路灯,并为搞好环境卫生购置了各种工具。提前给村里锣鼓队和舞蹈队购置了套高质量表演服装,大大鼓舞了村民志气,正月十三,侯村乡搞红火热闹大比赛,寺底村破天荒地一举夺魁。正月十五全县红火热闹大赛,寺底村一跃登上第二名。元宵节村里闹红火,吉平娟拿出1万余元放烟火,让村民打了胜仗,玩个痛快,充满幸福感。正月23是寺底村古老传统文化节,周边各村听说寺底村有人的表演队,今年是吉平娟”:金凤凰展翅”头一年,有看头,有学头。春节过后吉平娟同村委一班人拧成一股劲,她又自垫资金硬化道路平方米、绿化3条主干道,栽冬青棵、樱花树棵。投资6万余元给第一村民小组建了一个1千平方米的文体广场、带领村干部和楹联学会会员为村文化中心、村委大院、学校清理垃圾,美化环境。村民们夸她干实事、办正事,奉献精神真是可贵可嘉!敬老孝老不仅是家庭内的大事,更是村干部手上的大事。年4月初,吉平娟同村委一班人研究创办’“日间照料中心”,大伙知道她又要垫钱办大事了。决定吸收70岁以上的老人、五保户、特困老人,每天两顿饭,每人只掏5元钱。安排两个炊食员,设备、用具、经费,全由她垫付。采访时正值六月,寺底村以温顺为首的11位七、八十岁的楹联老翁正在举办”弘扬国粹第2期伏期培训班”,吸收80名儿童学习书法、楹联及面塑民间工艺。在35天培训中11位德艺双馨的退休老教师,每日前半天在食堂就餐一顿。吉平娟说,这些老字辈劳苦功高,义务教孩子们,他们免费就餐是天经地义的,我大力支持!我要向他们学习,关心关爱下一代,笔墨纸砚我全管。支部书记行引贵和村委主任吉平娟天天到培训大讲堂观察效果,询问情况,征求意见。特别叮嘱日间照料中心炊食员要关照老辈们饮食健康。家有长寿老,胜过无价宝;村有楹联翁,文化底蕴长。吉平娟十分看重这些叔伯们,他们老马识途,不仅文化高,而且人生经验丰富,特别真诚,支持她开展工作,她把这些文化老翁视作无价宝。寺底村有位岁的萱花老妪。在老寿星去世8年前,她的儿媳郑满芳被村民称为年过七旬的孝星,经常给婆母用手指扣粪便,解除婆母痛苦,村民有口皆碑。支村委同楹联学会给她家送了德孝中堂,吉平娟回村后对这次德孝活动大加赞颂。吉平娟多年来都为村里春节搞红火热闹捐款,但她觉的这远远不够,年4月她对家人说:改革开放后咱在外边搞运输、做钢材生意发了财,要知恩图报,报答党、报答乡亲,要向村里的楹联老人们学习,他们七、八十岁了,不断奉献余热,咱更应为村里做善事。年4月吉平娟自掏腰包雇两辆大巴车,将全村余位65岁以上的老人送往皇城相府去旅游,车费、饭费、她全包,对於不能外出的老人,每人给元。中秋节和重阳节吉平娟给全村户每户一桶食用油、一袋大米、两包月饼,14户军属享受双份待遇。对於她这种敬老孝老的义举和关心村民生活的爱心,乡人无不夸赞。村楹联学会在党支部的支持下,根据大家的评议为她家送中堂。会员们写了8首诗和5副楹联中间安排4个榜书大字“德孝传家”装裱成‘‘群星捧月’’式中堂,送给她家。她当了村委主任后把大伙给她家送的中堂悬挂在村委会,意在鞭策自己、让大家监督自己,鼓励村楹联学会继续弘扬德孝村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298.html
上一篇文章: 昨天,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第二轮晋城VS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