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s://m-mip.39.net/m/mipso_6213655.html学习强国6月21日报道在黎城上党战役指挥部纪念馆里,有一块康熙二十五年刻造的阳文墓碑,有清代相国吴琠题写的墓志铭,还有清代大学士陈廷敬的题名,通体阳刻,实为罕见。据黎城文化学者王苏陵介绍,这块墓碑是他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主任郎保利教授一起考察明长城,路过黎城长宁村时在玉米地里发现的。郎教授考古40余年,还从未看到过阳刻的碑文,况且石碑上的墨宝竟然是清代大学士、山西泽州府阳城人陈廷敬所书,当属国宝级的文物。为保护这块墓碑,王苏陵与长宁村村党支部书记沟通后,于年秋天将墓碑从长宁村墓地原址移至黎城上党战役指挥部纪念馆。这块墓碑的主人是李芳黄,号艺苑,黎城长宁村人,生于明丙寅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享年60岁。生前封奉直大夫,山东济南通判加一级,配王氏赠宜人,康熙二十五年三月十二日葬于长宁乡绣屏山下(当地人称石马坟)。据黎城文化研究会考证,李芳黄家族在康乾百余年间,无论做人做事做官做文,还是尽忠尽孝,在全县口碑俱佳。其大哥李占黄就任江南天台令时,其母教子“宁可得罪上官,不可得罪百姓”。李氏祖训:“耕田不饥,读书不贱,养德不倾,交友不败”更留芳名遗世。李芳黄与吴琠、陈廷敬应为惺惺相惜的好友。他们皆为山西东南部地区人,李芳黄籍贯黎城,陈廷敬籍贯泽州,吴琠籍贯沁县,同朝为官,均有清正廉洁的口碑,加之心性相同相通相投,自然颇多亲近。李芳黄号艺苑,吴琠号学斋,陈廷敬号说岩,晚号午亭,不难看出三人不仅为官相似,在文墨交往上也是情投意合。吴琠夫人宋氏病故,“京邸报入内阁,公阅文牍未顾,公而忘私也。”康熙闻知,深为感动,书“风度端凝”四字,制成龙绫匾额赐赠。陈廷敬为政清廉,《清史稿》给他以“清勤”的评价。陈廷敬官居吏部尚书时,曾严饬家人,有行为不端者、有送礼贿赂谋私者,不得放入。他到礼部上任,曾立下规矩:“自廷敬始,在部绝请托,禁馈遗。”李芳黄离世后,墓碑由陈廷敬亲提墓表,吴琠撰写墓志铭,足见三人友情笃深。而之所以为李芳黄选择了罕见的阳文墓碑,或许正是延伸表达和赞誉李芳黄已具有“成人达己,成己为人”的品质。仰望这块高达4米的巨大石碑,那敦实厚重、圆润大气、点画优美的楷书碑文,于无声处讲述着先哲贤良的历史,鲜活而生动。其间流露出的清气,使我心变得澄明变得宁静。来源丨学习强国山西平台记者丨靳晓玲编辑丨路璐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