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新闻 >> 正文 >> 正文

融合,再融合发展,再发展焦晋两地插上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3/9/25

12月15日(星期二):晴天间多云,偏西风2级~3级,-6℃~4℃

12月16日(星期三):晴间多云,偏东风2~3级,-7~5℃

一“点”穿太行——写在太焦高铁正式通车之际

12月12日10时7分,当D列车平稳驶出郑焦城际铁路焦作站,一路向北,穿越太行山,奔赴三晋龙城——太原,意味着焦作由此打开了面向西北交流的高铁门户,意味着焦作在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中的枢纽位置愈加凸显,也意味着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焦作已然开启“高铁经济”新格局。

一“点”穿太行,情牵两地谋发展。

何谓一“点”?

这一“点”是河南“米”字形快速铁路网中不可或缺的一“点”。一“横”即徐兰高铁,一“竖”是京广高铁,一“撇”是郑渝高铁,一“捺”是郑阜高铁,一“点”即郑太高铁。太焦高铁正式通车,焦作恰是这一“点”的枢纽,独特的区域位置将焦作带入全省1小时经济圈、河南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经济圈、河南与全国主要大中城市8小时经济圈。

互融互通,互促互进。太焦高铁承载着焦晋两地太多的梦。

文旅通途!

当日,随着D列车的平稳驶出,在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精心组织下,焦作文旅元素乘着高铁一路向北,来到了山西。

此刻,焦作山水与焦作人文在D列车上交相辉映;此刻,随车开展“豫米通太行,晋享好风光”主题体验采访活动的中央驻豫、省市媒体和网络大V等位媒体人把镜头对准了焦作,对准了黄河之北、太行之南的怀川风情。

此刻,焦晋两地文旅交流迈向“高铁时代”。

高铁首发,文旅先行。12月4日,由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的“乘坐高铁游焦作”(山西)推介会在太原举办,焦作与太原达成文旅战略合作协议。12月11日,“乘坐高铁游长治”文旅推介会在焦作举办,长治与焦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12月12日,首趟“千人高铁旅游专列”抵焦。

然而,以上仅仅是个开端。接下来,“旅行大咖玩转焦作”“山西—焦作主题联程产品定制”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将在焦晋两地精彩上演。

便民之路!

D列车上的游客们唱着、吃着、聊着,仅用2个小时便从焦作到了太原;就这样,在焦作文旅魅力的吸引下,首趟“千人高铁旅游专列”也由太原出发了。

前来体验首发的河南国旅工作人员薛卡说:“从焦作云台山到山西晋城皇城相府是一条精品旅游线,以前游客坐着大巴来往,很疲劳。现在高铁通了,游客的舒适感就提高了,在当地旅游的时间也长了。”

扶贫高铁!

D列车上坐着郑太高铁的设计者们。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郑太高铁总工程师李中海说,郑太高铁跨越2省6个地级市,直接影响、吸纳的土地范围约5.6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约万,其间自然资源、文旅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等十分丰富。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这条高铁惠及沿线人民,设计者们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对线路规划、站点设计进行了反复优化。于是,许多人将郑太高铁称作“扶贫高铁”。

在接发列车线路、高铁站房设计上,设计者们也动足了心思。通常情况下,县城接发列车线路为2条线,高铁站房面积也较小。但太焦高铁不一样,设计者们将焦作西站、山西武乡站原本的2条接发列车线路改为了4条,将焦作西站站房面积扩大至1.2万平方米,这个站房面积在全国县级区域屈指可数。

近些,再近些!快些,再快些!

融合,再融合!发展,再发展!

一条高速移动的铁流,

让焦晋两地插了梦想的翅膀,

装上了腾飞的引擎。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玮萱/文赵耀东/图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801

总编辑:王静锋      

执行总编辑:王 言   编 辑:郭子轩

执行主编:冯新瑞    校 审:薛莹

责 编:从华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