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朋友圈竞走大赛已经落下帷幕,相信各位翻山越岭、走街串巷的朋友们,都已经把这个月剩下的步数目标圆满完成了。
主人强身健体的同时,荷包君也瘦身了不少,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年国庆假期,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9.04%。按目前人口普查的数据13.83亿人来算的话,相当于每个人贡献了.17元。
对于那些国庆宅在家的朋友(比如招财喵)来说,四舍五入就是赚了四百大洋啊!这么一想,国庆假期还挺有收获的。
不过,这可不是唯一的收获,根据这次国庆假期的数据统计来看,招财喵还发现了许多悄悄发生的变化,下面就为大家一一呈上。
1商品消费:社交短视频软件催红旅行神器
讲到“旅行神器”,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洗漱分装瓶?折叠衣架?一次性内裤?这些东西放到今年,早已成为过去式了。如果你还不刷“抖音”,那更是无从知晓,今年的“旅行神器”,正是从“抖音”火到你的购物车里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诸如上面这双可拆卸可折叠的“片片鞋”,捏一下按钮就自动充气的“捏捏枕”,一杯变四杯的漱口杯等等,“抖音”等社交新秀正在慢慢行使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的商品宣传功能,用有趣的短视频演示这些“旅行神器”的使用方法,在娱乐社交中完成对用户的安利。消费者对这些“神器”的兴趣最终完成了对电商销售额的反哺。淘宝上的某家店铺显示,这款售价为19.8元的“片片鞋”,截止10月10日晚,本月销量已经达到了笔,商家月回款接近16万元,而消费者们,就是为国庆出游下的订单。
将商品软植入到视频内容中,以切身的使用经历吸引消费者购买,未来,这样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将继续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也将继续成为各路商家争夺的高地。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生活要求的提高,在旅行时,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看看风景、拍拍照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视频来记录旅行,开始追求更高清的镜头、更稳定的画面、更独特的角度。根据泰一数据的报告,今年的黄金周商品消费中,除了以往的大件家电依然是节日市场的宠儿,在国庆出游的带动下,大量购买力转向运动相机GoPro、降噪耳机、无人机等。其中,无人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是销量增幅最大的一款拍摄设备。可以说,无人机正在逐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人们记录旅行、记录生活的新帮手。
而“抖音”等社交短视频软件的兴起,正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分享的平台,经由社交平台的二次传播,人们的分享欲与创作欲再次被激发,这些“神器”的登场率也越来越高。
2买买买!不再是姑娘们的专属标签
讲起姑娘们,大多数男性朋友都认为她们是“一言不合就买买买”的神奇物种。包包、衣服、鞋子、美妆品,无论心情好与不好,姑娘们总能找到刷卡的理由。但在今年国庆假期,有一批男同胞异军突起,一个个都成了不刷卡不舒服斯基,但他们埋单的东西。有点儿不一样。
银联商务的数据报告显示,十一国庆期间,各地旅游消费中买单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占比达到57.8%。另外,中青年人群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军,其中25-34岁男性旅游消费贡献最高,超过了总金额的四分之一。
根据25-34岁的年龄段来看,这批男性大多是正在恋爱或者刚组建小家庭,从一群人的食宿行游购,到一个人的吃穿用度,这批80、90后男性朋友在旅行中都表现得相当给力,主动负担起出游期间的刚性支出,这也反映出年轻一代的男性,越来越愿意挑起家庭财务支出的大梁。
3餐饮消费:旅游打卡新姿势——先点个外卖
餐饮消费市场同样红火。虽然婚庆喜宴、家庭聚餐等项目的餐饮价格标准越来越高,但它们每年都是国庆餐饮消费稳定的中坚力量,有些饭店甚至还供不应求。
同样迎来增长的还有网络订餐平台。美团外卖对外发布的《“十一”外卖消费大数据》就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旅游外卖订单涨幅迅猛。旅游外卖订单是指收餐地址为用户常住城市以外的其他城市。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旅游外卖订单较去年同期大涨60%。
这就有点奇怪了,为啥出去旅游还要定外卖?直接去店里吃不就行了?
今年,大批消费者都通过外卖强势打卡旅游景点,在人山人海里,肉体挤不进去的杭州西湖、武汉户部巷、西安鼓楼、重庆洪崖洞,不如动动手指叫个外卖,用嘴巴尝尝当地美食,也算到此一游了。
另外,旅行中低性价比的餐饮也是促使“外卖打卡”诞生的原因之一。从踏上旅途的那一刻开始,游客就开始忧心食不果腹的问题。昂贵的动车餐里可能装着霉变的食物;景区餐都是一次性买卖,往往质量不佳且价格昂贵,甚至有些地方会出现类似“天价虾”、“天价鱼”等的宰客事件。久而久之,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每次出游都要在包里备点干粮,否则根本没法填饱肚子。
(.9.8高铁盒饭发霉事件,图片来源于网络)
(百度搜索“坑人景区餐”,相关结果62,个)
除了今年出现的用外卖打卡旅游景点,还有从去年开始的高铁订餐服务,在动车上就能吃到香喷喷的外卖。可以说,外卖服务的不断升级解救了一大批“花钱买罪受”的游客们,同时,这些新玩法也为当下的景区餐饮服务提出了挑战:既然拥有地理位置的绝佳优势,更需及时调整经营态度,为游客提供物美价廉的景区餐饮,否则就只能被消费者们逐渐抛弃,被其他的餐饮服务者取而代之。
4旅行地点:年,是时候做个文化人了
在国庆假日里,文化游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中国旅游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国庆期间,超过90%的游客参加了文化活动,超过40%的游客参加了2项文化游览活动,前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科技馆的游客高达到40%以上,37.8%的游客花在文化游览的停留时间为2至5天。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黄金周”期间,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出旅游消费类型广、文化参与范围广等特征,尤其是文旅融合产品大放异彩,比如安徽的黄梅戏艺术节、河北定州的民乐演出,还有太原博物馆的文物展、皇城相府非遗表演的“打铁花”千年绝技等,优秀的文旅产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眼看着文化旅游这块大蛋糕炙手可热,可掺在其中滥竽充数,想分一杯羹的也有不少。今年国庆假期,河南伊川县的二程文化园就经历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投资3.5个亿扩建,却被游客一眼识破,披着历史遗迹外衣的人造建筑,没有历史的积淀,也失去了文旅的意义,终究只是孤芳自赏,无人问津。
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使很多人没有时间去学习工作之外的文化知识,而文化旅游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短板,实现休闲放松和文化浸润完美结合。而这也对未来的文旅融合产品提出了要求:要有独特性和唯一性。需要各地百花齐放、独具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批量生产。
国庆假期里,当那些在路上的人们来来去去,奔赴祖国甚至世界各个角落时,有一批人却藏了起来。
5你去摩肩擦踵,我自岿然不动
在10月8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