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皇城相府药业,作者司芳琴
今天,我们收到了我市“千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第43小组组长、市委讲师团副团长司芳琴老师发来的文章,充满深情地记录了和她一起入企服务的市委党校党办主任蔺爱君夫妻俩投身一线、共同战疫的感人故事。
一对80后夫妻战疫在公里
作者——司芳琴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中央释放出防控疫情和恢复经济两手抓的信号。为了尽快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市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万人入户、千人入企”通知》,我第一时间报了名,被编入第43入企工作组并任组长,对接皇城相府药业开展工作。28天,虽然入企服务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小伙伴们在战斗中结下的深厚情谊却是难忘的永恒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小伙伴小蔺的故事。
她叫蔺爱君,中共党员,晋城市委党校党办主任。市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后,她主动请缨,积极报名,也成为43组的一员。从2月12日到3月12日,我们一起上下班,研究工作,交流思想。渐渐地,我对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干练、认真、担当。
对于父母,她是女儿;对于公婆,她是儿媳;对于孩子,她是母亲。她的丈夫是援疆干部,从去年10月出发至今已近6个月了,因工作性质特殊,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她独自一人扛起了赡养老人、照顾孩子的家庭重任。
公公婆婆年过六旬,老两口独自在老家生活。疫情发生后,她不放心。一天中午,她想开车回去看看,出发前她给我打“司团长,我回老家一趟,村里已经封闭两个星期了,我担心老人生活上不太方便,给他们送些肉和蔬菜,下午两点半就能返回,保证按时上班。”结果一路上,环节很多,要测体温,要登记各种信息,又要核实一个月来的活动轨迹等等。下高速后,有些乡村为了防控疫情,把近路封死,只能返回去绕道而行,来来回回将近公里,下午4点才匆忙返回。
入企的日子,又是疫情肆虐时期,较之过去更忙了。父母知道后,主动过来帮忙,做饭、收拾家、照顾孩子,提供后勤保障,好让她安心工作。读初二的女儿很懂事,能够理解妈妈的工作,并且自己能够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前两天,她家厨房下水道堵了,如果是过去,不用说话,丈夫一个人就搞定了,根本不用她操心。可是现在,一家老少看着她呢,她只能自己咬牙扛起这份责任。她打电话问小广告、问、问朋友,根本找不到干活的人,因为特殊时期,没有人出工。不愿求人的她,迫不得已,只好麻烦同事来帮忙。
每天看她忙得团团转,我总是很心疼,提醒她要注意身体、注意休息。她倒是很乐观地笑笑说:“没事,我是顶梁柱,不能倒,也倒不了!”她嘴上说的云淡风轻,背后的所有苦楚只有自己心里清楚。
作为市委党校的党办主任,她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每天电话铃声响个不停,督促教职工完成体温日报,分批组织志愿者到高速口、南大街社区值勤,筹备慰问战疫一线职工,组织党员捐款,党建品牌申报,协调项目负责人每周一次钉钉线上学习……虽然党校工作比较繁忙,家里又只有她一人操持,当疫情爆发后,当组织发出号召时,她还是第一时间请战,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抗击疫情、入企服务的第一线。
入企后,她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药业人,放低姿态学习,真正做到下沉。
首先,她坚持问题导向。一方面,积极帮助企业办理外地车辆运输通行证,确保外地原料送货车辆及时送达,满足生产需要;又与开发区协调,分两批次共为97名已复工复产员工办理了由晋城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部颁发的《小区出入通行证》。另一方面,她对企业在应对疫情、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宣传。先后撰写或修改《“驻”企助企机关干部变身驻企督导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学礼仪塑形象提素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防控疫情复工复产“千人入企”中的一支“娘子军”》等文章。其中开发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