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见清朝的官吏还是有钱的。但是又有这样的一个人,事事都和皇帝唱反调,而皇帝却还离不开他,老成持重、有勇有谋。他就是大清相国——陈廷敬。
陈廷敬画像康熙对陈廷敬的评价是:“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大清相国剧照陈廷敬原名陈敬,山西人士;顺治十五年的进士,因与同科举考试有同名者,故而有顺治恩赐一个“廷”字,从此名为陈廷敬,开始了五十多年的宦官生涯。
陈廷敬能得到最高领导如此高的赞扬,应当说是实至名归。他为官53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清廉、能干四个字。
陈廷敬任左都御史时,整治吏治,反腐倡廉。上书皇帝,消除奢侈之风,从俭治国。赋役苛重,灾祸不断,百姓苦苦不堪言。其又屡次上书朝廷,减赋税,赈济灾民。下至黎民百姓上至朝廷官员,由内而外的心向政府,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陈廷敬剧照说他能干,称得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陈廷敬先后任职于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长期担任侍读、侍讲学士,直至文渊阁大学士。
在掌管户部期间,陈廷敬曾梳理积弊,令钱法一清。他发现一些奸商毁钱铸铜,使制钱数量日减而质量日差,威胁国家的金融秩序,就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并停收采铜税,增加铜源,杜绝了毁钱现象。维护了币制稳定。
陈廷敬书法懂得变通才能做得久,坚持原则才能百年千年流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