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生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衣食住行”。房子主要的价值就是解决“住”问题。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见“住”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最大、最难的问题。在经济欠发达的社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子就仅仅代表“住”。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张。在我国“衣食住行”的最基本问题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四处去看看,国内真的很难见到吃不饱、穿不暖、没地住的情况了。
而现在人们所追逐的房子,“住”只是非常微小的一个因素,更多的“它”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利用。
房子的脸面
古时的人辞官归乡或者商人荣归故里,都会修缮、扩建自家的房子院子。如皇城相府、乔家大院等等。有些甚至家道中落还在尽力维持着宅子的存活。只是因为,这个宅子、院子所代表的地位、脸面不同。
回归现在,你有房子,家里的亲戚、朋友看你的眼神都完全不一样。尤其在见丈母娘的时候(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房子的圈子
房子所处的城市、位置不同,接触的人和事,接触的圈子不同。
有个笑话说,北京到下一个杆子砸到10个人,就一定能砸到一个处级干部,虽说是一个玩笑,但是也代表了人、人群和人脉。所以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动辄千万,远远高于别的城市,而且越靠近城市中心房价越高。某个小区的房价高低,居住人群素质等,代表着小区的软实力,而这些软实力也左右着大家的选择。
最近的香港事件,有很多人说是因为房价太贵了。但是实际上内地有很多地方的房价依然便宜,只是他们不愿意离开“香港这个圈子”,甚至内心深处认为,生活在香港“高人一等”香港这个圈子”。因为如果离开了,再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房子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
交通资源。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地方的交通越丰富,这个地方的房价也一定越高。伴随着早高峰,城市拥堵问题,轨道交通资源成为影响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的条件,距离地铁站越近,房价自然也是越高。
环境资源,以前人们仅仅是追求有地方居住,有一个休息的地方就可以了。现在大家都要求住得好,住得舒服。要求鸟语花香,四季如春,所以近些年各地都在兴建公园,离主流公园越近的地方,房价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如:北京的奥森公园、朝阳公园周边都有高端别墅区。
医疗资源。我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即快熟增长的老龄人口,带来持续增长的医疗需求。因为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匀,看病非常繁琐、非常浪费时间。所以医疗资源越是丰富的地方,房价也高。
教育资源,教育是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大家也不想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尽管有的还在生来就在终点,但也要确保自己在终点持续生存下去)。大多数家长也非常愿意为子女的教育做更多的投资。这也是近几年学区房炒得火热的原因。
每套房子都是独一无人的,它集合了你的个人资源以及一部分的“社会资源”。这是放至全球皆准的。只是在国内,由于国人对“房子”的信仰,它的表现更甚了一点。房子从来就不仅仅是房子。房子代表着个人的面子、生活的圈子、所能接触和使用的资源。房子承载着个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房子也是资产,承载着个人大部分的财富。当然房子最大的价值永远都是居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