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文荟萃的文化古城。几千年的岁月,流经这座城的大街小巷……
历数名人故居,有春秋时期的晋国贤臣介子推故里、唐朝大将薛仁贵故里;有中国金融界鼻祖清朝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旧居、康熙年间一代名相清官陈廷敬故居;有近现代的名人高君宇、石评梅、李鼎铭、李祥瑞、徐向前、薄一波、彭真、田家英、阎锡山、陈永贵等前辈故居……
走近故居,穿越时光,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岁月风华,看到了昔日先辈们的理想与追求,默默见证着往昔岁月。
漫步于太原城内的“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此处明代时为晋王府邸的南门,它北起精营东二道街,南至府东街,西起五一路,东至教场巷、东华门街、双龙巷、东肖墙。从整条街的最南头向北望去,相对于附近闹市街区,略显幽僻静隐。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驻守太原。朱棡在太原城内修建了晋王宫,宫城有四个城门,即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和后宰门,“南华门”即由此而来。
民国时期,一些富贾大户、社会名流、军政要员纷纷在附近建宅安家,此处便遗留了大批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太原解放后,则是山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的所在地。
在南华门街15号院址,一块石碑上镌刻着「赵树理旧居」五个大字。故居系四合院建筑,青堂瓦舍,典型的清末民初北方民居。
整个院落占地面积多平方米,肃静古朴,是人民作家赵树理晚年在太原的旧居。为太原市内唯一保持原生态的文化名人故居。
赵树理(年—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主要作品有《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李有才板话》等。
赵树理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曲艺改进会筹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曲艺研究会副主席以及《人民文学》编委、《曲艺》杂志主编等。
赵树理在我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产生过深广的影响,形成了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其作品在德国、意大利、日本、法国等40个多个国家广为流传,成为世界文库的宝贵财产。
年初,赵树理一家老小住进此院,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几年时光。
年,薄一波为赵树理故居题词。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赵树理诞辰周年之际,旧居修缮开放。
院内北墙的汉白玉上,陈列雕刻了彭德怀、郭沫若、茅盾对赵树理的亲笔评价和评论文章。
东厢房为第一展厅,通过历史图片组成“成名太行山脱颖《万象楼》、情系《三里湾》遭厄《十里店》、岁寒知松柏、清气满乾坤”等主题,集锦了赵树理一生创作的小说、由小说所改编的影视、绘画插图、版画作品等内容;西厢房为第二展厅,是赵树理生前生活、写作、实物、雕塑展;南厢房为第三展厅,是赵树理作品插图展,主要展出著名画家古元、彦涵、罗工柳、力群等为赵树理作品插图的原作。
汪曾祺先生曾在《赵树理同志二三事》中写道:“赵树理同志是我见过的最没有架子的作家,一个让人感到亲切的作家……赵树理是个非常富于幽默感的人。他的幽默即聪明又精细、含蓄,不是存心逗乐,也不带尖刻伤人的芒刺,温和而有善意。”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先生讲:“如果说‘赵树理方向’侧重释放一个作家的引领功能,那么‘赵树理精神’则重在——昭示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责任与使命。老一辈名家是座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去感悟、学习、传承。
「文中照片·笔者摄于年5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