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图片 >> 正文 >> 正文

朔州古城与开阳星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3/1/10

《史记·天官书》中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此句中的斗是指北斗七星,它指出一个自然规律,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旋转,而北极星也被称为紫微星,是皇帝的象征。北斗七星就像是皇帝的车驾,运于中央,临制四方。中国自古将皇帝看作是紫微帝星在人间的代言人。而在中国,也有一个地方,一直像北斗七星一样,守护京城紫禁城,守护中华大地。它的名字,叫做山西。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山西自古就是京城护畿,境内正巧也有七座古城,它们是大同古城、朔州古城、忻州古城、晋阳古城、榆次老城、平遥古城和皇城相府。它们与北斗七星的含义,恰好彼此印证。

北斗七星

一、开阳星

开阳星是北斗第二(六)星,又被称作武曲星。武曲星在中国古代是武状元的转世,我们都知道文状元是文曲星,武状元是武曲星,就是这么来的。朔州古称马邑,朔州古城多古代名将,非常符合武曲星的风格。

在山西北部三座古城中,大同古城象征着普通士兵及军队,朔州古城象征着将军,而忻州古城象征着女性。它们三座古城象征着我国北方三种不同人群特征,其中代表武曲星的朔州古城遍地都是名将。

朔州古城

二、大将张辽

自古名将出雁门。这句话说的意思并不是名将产生于雁门郡,当然张辽是雁门郡人,也是马邑朔州人。但是自古名将出雁门的意思,是指在中国能称作名将的人,都是能北出雁门的人。他们中间的翘楚是雁门关名将祠中的人,比如李牧、李广、卫青、霍去病等人。张辽虽是三国中人,但是他是少数北出雁门的人,这个故事,便是大名鼎鼎的白狼山之战。

一直有一个历史谜题:中国古代屡次遭受北方游牧民族侵袭,汉朝有匈奴,唐朝有突厥,宋朝有契丹等等。为什么三国本是战乱时期,北方没有游牧民族入侵呢?其实不是的,三国北方有少数民族入侵,他们就是乌桓南侵。而让乌桓一族退出历史舞台的,就是张辽。

张辽1

张辽本是吕布麾下战将,虽然投降曹操,但是对于曹军来说,对他并不信任。纵然曹操欣赏张辽,但是奈何其他人看不起他,所以张辽在曹军中发展并不优秀。

官渡之战后,在面对北逃的袁氏兄弟,曹军主力并不愿意追击,毕竟军法有云:“穷寇莫追”。此时,曹操知名谋士郭嘉却坚决反对,希望曹军能北上攻击袁氏兄弟与乌桓大军。此时匈奴势微,而且匈奴并不算是外患,更多的是山贼式的劫掠,并不成大气候。草原乌桓趁机崛起,成为草原最大势力。乌桓与袁氏兄弟勾结,希望重构草原霸权。

郭嘉敏锐地把握住时代节奏,他希望攻克袁氏兄弟的同时,消灭乌桓,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放曹操北方。这种远高于时代的策略,是曹军内部人士看不到的,所以曹操北伐的决定几乎得不到曹军任何人支持。无奈,曹操带领张辽(原吕布军)、徐晃(原杨奉军)、张郃(原袁绍军)、张绣(原张绣军)、鲜于辅(刘虞麾下,主战北方)、阎柔(刘虞麾下,主战北方)、曹纯(曹仁之弟)等人北伐。此时曹军主力,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等部均没有动向,对于内部可以说防范刘表、刘备、孙策等进攻,实际曹军主力是对于北上讨伐匈奴完全没有信心的判断。

张辽2

事实也正如曹军其他将领判断,曹军很难追击袁氏兄弟和他们投靠的乌桓。历史只给了曹军一个机会,在白狼山下,曹军先锋遇上了乌桓主力,曹军是弱军,又是劳师远征,而乌桓是主力,强军,又是以逸待劳,形势对于曹军非常不利。

但是谁也没想到此时张辽横空出世,他带领麾下几百并州铁骑陷陈营突然冲杀乌桓大军,乌桓措手不及,军中十余万大乱。在张辽反复冲杀下,乌桓被杀退,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张辽英名自此奠定,在之后合肥城下,也是张辽与陷陈营,共同攻克东吴数十万大军,战术是一模一样。而张辽此战意义还不仅如此,此战确立曹魏是北方正统,与乌桓同出一脉的鲜卑自此对于曹魏死心塌地。鲜卑有两支在后世赢得正统,一支是北魏鲜卑拓跋氏,一支是西部秃发鲜卑氏,在中国古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支鲜卑无一例外,都是尊重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中少数民族创造的历史,而他们这种认识形成的原因,张辽是浓墨重彩一笔。

张辽3

三、尉迟恭

尉迟恭字敬德,也就是与秦琼并称的门神。尉迟恭的作用只说一点:唐高祖李渊在西安称帝之后,与李渊思路相近、一直是李渊最大心腹之患的刘武周在突厥的资助下从朔州起兵,攻克太原,一举夺取李渊老家,意图复刻李渊称帝之路。刘武周麾下最得力的战将,就是尉迟恭。

面对如此强敌,李渊派出了麾下最能征善战的将军——李世民派兵擒拿刘武周。

李世民击败刘武周的关键计策只有一条——招降尉迟恭。

然后尉迟恭投降了李世民。

然后刘武周就失败了。

然后尉迟恭就成为击破匈奴的大将,是大唐赫赫有名的战将之一。

可以说尉迟恭是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

尉迟恭

四、雁门雄关

朔州城名将很多,但是留下来有名的却不多,主要因为他们有很多人都有称帝的过程,他们都无一例外失败了。比较知名的是尔朱荣,不太被人所知的是李克用。尔朱荣是因为称帝失败,李克用是因为他的牌位被忻州雁门关名将祠供奉,放到朔州古城多少有些违和。

其实雁门与马邑、朔州自古并称,张辽就是雁门马邑人。雁门关之所以被算作忻州地区,就是因为按照今天的区域划分,雁门关是忻州地区。

雁门关

但是我个人心中,雁门关与朔州气质更为类似,因为那里供奉着山西名将,包括李姓的李牧、李广、李克用等人,也有非李姓的卫青、霍去病、薛仁贵等人。薛仁贵与尉迟恭的关系,在民间广为流传。

去朔州古城游玩的时候,一定要去雁门关景区转一转,那里大门口就有杨家将,景区内有名将祠,绝对不枉此行。

寒言冰语

走入今天的朔州城,很快就会被地名所吸引,张辽路、敬德庙,这一看就是充满武将文化的地区。事实上朔州古城是一座武将丰碑博物馆,除了上述张辽、尉迟恭两员名将,还有斛律光、周德威等一众名将,可以在马邑博物馆寻找痕迹。朔州古城体现的正是魏晋南北朝前后时期的武将文化历史。

朔州古城之所以无法用很多文笔去叙述,主要原因是这里叛帝很多,这里其实是山西宿命的写照——妄图以山西之力独自称帝的人,大多死于非命。

因为山西的归宿不是称帝独立天下,而是为天下大一统做出贡献。张辽做了,尉迟恭也做了。

从某个角度来说,朔州古城就是这样宿命的写照。一心一意做一个维护国家统一的大将受世人尊敬,但是做一个皇帝则会成为独夫民贼。

杨门女将

不做乱世儿皇帝,只为和平奉一生。这就是朔州古城的含义,武曲星,是天上的武状元,为和平征战一生,却没有自立为帝的想法。这样的古人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不为人所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