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图片 >> 正文 >> 正文

明清风俗画平遥古城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3/1/8

建筑时间:始建于西周时期(公元前年~公元前年),直至康熙四十三年(公元年)

建筑地点:山西省的中部

最为完整古代县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的中部,平遥旧称“古陶”,始建于西周时期,相传由西周大将尹吉甫所筑。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侵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以后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10次补建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观敌台。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特别加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古城从修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6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1万米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折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也体现了古人对美好吉祥的渴望,龟城意在长寿不老,坚如磐石。城墙上还有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弟子及72贤人。城墙历经了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雄风犹存。

平遥古城

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三年(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完整的古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年),已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的“清虚观”;有遍布古城内外的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缤纷的各种琉璃实物。同时,平遥古城也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荟萃的中心之一。古城内现存处古、近代民居建筑,有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和特点的房屋。

平遥古城

古老的平遥是辉煌的,它保存了其全部古建筑特征,而且它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最具特点的建筑

位于古城西南6千米的桥头村的双林寺,原名中都寺,创建于北魏早期,重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年)。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余尊,殿堂内有佛、菩萨、罗汉和天王等彩塑,大的有几米高,小的只有几十厘米。这里的罗汉根据不同的法力、职务和出身分为不同的形象、动作及表情。其中的一尊菩萨单腿盘坐在红色莲花瓣上,左腿翘起,整个身躯突出臂外正中,侧身扭腰,手抱左膝,神态安详。雕塑背景则是波涛汹涌的水面,其飘带在水面中上下翻飞,极尽潇洒。其左侧的韦驮最为特别,刚柔相济,武中蕴文,被艺术家称为“极品”、“神品”。

平遥古城

坐落在平遥县城东北15千米郝洞村的镇国寺,原名京城寺。总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余平方米。寺前一片开阔地,原为戏场。戏场西侧为禅院。寺内建筑组成前后两进院落。前面正中为山门,内供四天王像,故也称天王殿。殿之左右各有砖券腋门1道,两侧钟鼓楼各l座。入山门,前院内有龙槐两株,盘曲臃肿,老态龙钟。正北面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殿内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寺内现存五代、元、明、清各时期古建筑44处,彩绘泥塑62尊,壁画余幅,碑碣20余通(方),其中不乏稀世珍品。镇国寺文物犹如镶嵌在历史长卷中的一颗明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双林寺里的菩萨

耸立于平遥古城中心的金井楼,占地.4平方米,高18.5米,黄绿琉璃瓦顶,南北为通道,东西筑砖石台基,四角立有通天柱,外包砖墙,东西各有券门一道,四周围廊,每角有柱3根,柱间廊额,平板枋连接。全楼共分3层,逐层收缩,楼身显得挺秀高耸。因楼东南脚下有一水井,世传井内水色如金,故得名“金井楼”。

金井楼

此外,平遥曾是中国“晋商”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明清时期,晋帮商人逐渐崛起,发展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商业集团。清道光四年,平遥西大街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应运而生。现在“日升昌”票号依然坐落在平遥城西大街,其建筑体现了山西晋中建筑的传统特色,是晋中商业店铺的风格和经营票号空间使用的完美统一。它占地1平方米,拥有建筑21座,总面积平方米。建筑空间形式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临街铺面、过厅和客厅都位于南北中轴线上,庭园和厢房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前院前半部的厢房为对外营业的柜房,其室内地下挖筑成为金库。后半部的厢房为内部管理用的信房和账房。整个建筑群的四周除临街的铺面外,东西南三面均筑砌了高大的砖墙。

金井楼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三多堂等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