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中国山村第一城竟然在山西实拍照片流出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4/8/24

中国山村第一城

郭峪古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跟皇城相府是近邻,或者应该说皇城相府原本就是郭峪村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府的万道光芒黯淡了这颗星辰。

郭峪距离相府不过几百米,如果你到晋城游览皇城,一定不要错过郭峪古村,给你一个物超所值的中国山村第一城!

肿么样?

相比喧闹的皇城,郭峪显得十分冷清,村中鲜有游客,整洁的街巷、安静的院落、鲜红的对联、大红的灯笼、门口晒太阳的老人……,让郭峪显得舒适、安逸。因为村中生活着的老百姓,比起相府还多出了一股生活气息。一进村子,看到的是一条略加整修后有点仿古味的街道。

郭峪古村的历史说起来那可是longlongago,嘿嘿,起码比皇城相府早,据说始建是在唐初。

村子规模宏大,形制完备。保存有以汤帝庙、郭峪城、豫楼、店铺、民居等为代表的元、明、清代建筑近40幢余间。是一处极具地方特色的古代建筑群,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蜂窝古堡群。被称赞为古村活化石,又被誉为“中国乡村第一城”之称。

郭峪城的来源

历史上,由于山西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化长期征伐的主要通道,加之明末清初又多流民劫扰。为了为抵御流寇侵扰,保全自身,明崇祯十一年(),修建了这座城高12米,阔5.3米,全长米的防御性城堡。

城墙上开凿有三层眼窑洞,兼具居住与防守功能,郭峪城墙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

老狮院

老狮院,位于古村景阳北街,是当地最有名的一处古建筑。因门口有一对带着若干小狮子的硕大石狮而得名。

据说,老狮院是陈廷敬出生和长大的地方,他进京赶考前就住在这里。

老狮院书写着陈氏家族的辉煌与荣耀——高高的七级台阶、大门上方显赫豪华的牌楼,门楣之上记载内容与皇城相府内小牌楼相同的三层书板;长长的青石台阶、被岁月冲刷成黑灰色的门柱与斗拱也记载着陈氏家族的沧桑岁月。

豫楼,古村最值得一看的建筑

豫楼之豫即防御、居安思危之意,建于明崇祯十三年(),和郭峪城同为防御农民起义军的军事建筑。位于村之中央,高30米,登顶可了望方圆数十里。

豫楼共有七层,顶层设有垛口和堞楼,底层设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楼体上开设有四个火炮射口,是以加强防御和进攻能力;底层下面有条开挖于明朝末年的古地道,是郭峪城的附属防御工事,战乱时代是重要的隐蔽、转移通道。

豫楼是对外开放的,可以登高,可以下地道,一定要亲身体验一下。

地道刚下的时候有些陡,后面就比较宽敞,可以直立行走。

汤帝庙

汤帝庙,在村子西门内,是村中的社庙,以前村内的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商定办理。汤帝庙创建于元代,现存建筑为清初拆旧整修。

村中其他古建

沿着郭峪村那些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凸凹不平的青石板路,或笔直向前,或曲径通幽,巷道两边大多是两层楼的明代古居,几百年前的古宅从身边闪过,浓郁的古风古韵扑面而来……

村子里除了以张鹏云(明万历年间进士,曾任蓟北巡抚)、陈昌言(陈廷敬伯父)为代表的张、陈两家官宦世家外,还有以王重新为代表的富商巨贾,他们的家宅府第都很讲究。

在这个五六百户的山村里,明清两代共出了十八名举人和十五名进士,并把儒家礼制观念体现在村落、户宅的建筑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村子里的老建筑很多,特别是豫楼,可以登高、可以钻地道,性价比很高,绝对值得一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