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发展 >> 正文 >> 正文

红楼梦与顺治皇帝以及他的爱臣陈廷敬的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3/4/2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关于对《红楼梦》的探究,真的是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种解析。

其实,《红楼梦》就是一座很大的冰山,每一个读者只能看到它的一角而已。红学研究很多时候就是在盲人摸象,每个学者只在讲述自己所摸到的那部分而已。

我一直以来对每一位红学研究者都是极其尊敬的,无论是权威的还是民间的,亦是如此。只要看到一个新的观点,我就会如获至宝,然后认真地学习、分析、对比、探究。

因为,只有把所有的冰山一角拼接起来,才会看到整座冰山;同理,把所有大象的部分放到一起,才是一头完整的大象。

对于那些为了个人的观点而互相撕打争斗的,我认为大可不必。

好了,长话短说,马上进入今天的主题。

关于《红楼梦》小说是在写顺治皇帝的说法,并不是我的发明,这种说法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只不过一直都没有被主流认可而已。

我今天只是想提供一些自己的新发现,来对这个说法做一个补充而已,别无他意。

围绕顺治皇帝周围的一些人和事在《红楼梦》都出现过。比如代善(贾代善)、摄政王(贾赦、贾政)、王熙(王熙凤)、陈廷敬(贾敬)等等。

本篇文章要讲得内容是一代名相陈廷敬与顺治皇帝的渊源,以及他们与《红楼梦》的关联。

顺治皇帝亲政以后,特别喜欢重用汉臣。原因之一是他特别崇尚汉学,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原因之二是出于政治原因,当时的权利一直被多尔衮和孝庄攥在手里,顺治皇帝必须从汉人里选拔能人志士来扩充自己的力量。

陈廷敬,便是顺治皇帝亲手提拔起来的,连名字都是他亲赐的。所以,陈廷敬对顺治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今天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源于我前几天发现的一处蹊跷。

前几天,当我在翻阅陈廷敬的个人资料时,突然发现他的履历中有十年是空白的,凭空消失了。

哪十年呢?正好是顺治帝死后的十年。这十年里,他干什么去了?更奇怪的是,在十年后康熙勤政的日子,陈廷敬又突然出现了,开始辅佐新皇帝处理朝政。

陈廷敬

关于顺治皇帝死亡之谜,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病死,第二种说法是悄悄隐退出家。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这要从心理角度来分析。

从表面上来看,顺治帝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衔玉而生,六岁就已经登基做了皇帝,成为万万人之上的一代君主,过着富贵荣华的生活。

可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绝对不是的。

顺治皇帝从登基那天起,就已经做了满族八旗们平衡势力的一枚棋子,更是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游戏筹码。

随着年龄的增长,顺治皇帝也感到越来越惆怅。他本人是很有才干的一位君主,拥有着满腔的抱负想要施展。他也试着做过一些经天纬地的事情,可是由于各方势力的阻挠,经常都是草草收场。顺治的政治风格一向是非常人道的,像削发易服、文字狱等那些非人道政令并非出自他的主张。

天生性格敏感的顺治皇帝渐渐对毫无人性的统治集团失去了信心,也对自己的统治失去了信心。他曾无数次生起出家的念头,因为他已经厌倦了那种昏暗无光的帝王生活。

终于,他的梦想实现了。在母亲孝庄的慕后策划下,上演了一出顺治因天花病逝的假戏。其实,这也是孝庄想看到的,对于这个总跟自己唱反调的儿子,她也着实头疼。顺治下台了,她八岁的小孙子康熙继位,她又可以接着号令天下了。

综上所述,我得出一个大胆的猜测,顺治出家后的十年里,是由陈廷敬一直服侍左右的。

那么,顺治皇帝出家后到底去哪里了呢?

有人说去了五台山,我觉得不是。因为去那里太招人眼了,非常不利于隐藏。

我认为顺治皇帝非常有可能被陈廷敬带到了自己的老家,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过去叫黄城相府)。

在那十年里,陈廷敬寸步不离顺治皇帝左右,一直陪伴着他。

在当地的县志中记载,康熙皇帝曾两次专门绕道到皇城相府下榻。很可能是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并且,康熙亲政后的早年期间,采用的治国方针与顺治当年的非常相似,很有可能是听取了父亲的部分建议。

康熙对陈廷敬是及其崇敬的,很多时候就像对待自己父亲一般。这在他手下众臣之中是极为罕见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第二人。

有人说,这是因为陈廷敬是康熙的老师,我觉得不全是。康熙的老师很多,并非只有陈廷敬一人。更重要的是,陈廷敬满打满算,也就给康熙做了不到一年的老师,并且那个时候的康熙才八岁,还是个孩子。随后,陈廷敬就随着顺治离开朝廷了。

所以,我觉得康熙皇帝真正感激的点在于陈廷敬对自己父亲的忠心陪伴。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康熙对父亲顺治深厚的感情。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句话要放在陈廷敬与顺治皇帝身上就再恰当不过了。

陈廷敬,自号说岩(诉说石头的故事),清代的名臣兼大文豪,他的文学造诣,连康熙皇帝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如果要让陈廷敬来写一本《红楼梦》小说,我觉得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只不过还没有任何证据来佐证而已。

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里面的建筑布局,很多修建于顺治和康熙年间,并且与《红楼梦》中的贾府大观园有很多的异曲同工之处。

更神奇的是,陈廷敬在去世前还专门给自己的陵墓取名为“紫陌阡”。有没有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红楼化?

大家可曾记得贾宝玉为自己的住所起得啥名?答案:“绛芸轩”。

还有,曹雪芹批阅十载的地方叫什么?

答案:“悼红轩”。

所以,陈廷敬给自己的陵墓起名“紫陌阡”,难道是在暗示我们什么吗?

建议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到皇城相府现场实际考察一下,寻找蛛丝马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