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仙湖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阳城与李寨境内,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并以湖中耸立的巨石奇观——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传说而得名。九女仙湖景区位于沁河和长河的交汇处,东距晋城市城区30公里,西距晋城市阳城县20公里,北起北留头南村,南至晋城市泽州县李寨村,南北长10公里,东西长0.5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北距亚洲第一火力发电厂“阳城国际发电有限公司”所在地的北留镇7公里,是晋城市重要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之一。
因阳城古八景之一的“九女仙台”及山西第一泉“延河泉”蓄水成湖而名,其主体景观是利用水电大坝拦截沁河水道而形成的高峡平湖,湖面长达10多公里,总面积13平方公里.九女仙湖的湖水源自于山西第二大河——沁河,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往南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最后注入黄河。此外,延河泉也是最主要的补充水源,延河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泉水之一,素有“山西第一大泉”的美誉,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软水之一,不仅水量大,而且水质好,硬度低,适用于日常饮用和深加工,可谓得天独厚。
景区内处处成景,步步生幽,有屹立于水中如中流砥柱的阳城古八景之一九女仙台;有形如大瓮,深不可测,被称为“海眼”的黑龙潭;有云蒸霞蔚,悬崖垂挂的白云洞、娘娘庙;有尖担印、三面锣、三圪堆、牛皮洞等文化遗址;有皮艇漂流、颠簸惊险的小涧流泉;有自助攀岩,挑战极限的云岭绝壁;更有雪瀑飞泄的杜河大坝、凌空飞架的铁路大桥等。置身其中,眼前是晴波潋滟,碧水万顷,耳中是神奇传说,娓娓道来,脚下则快艇轻捷,破浪而前,身周则危崖对峙,柳暗花明,时而灵洞幽秘,时而芳洲情恬,时而田舍俨然,时而飞瀑流银,红叶簇簇如天工作画,垂钓悠悠如巨匠为诗,水上人家则怡然自乐,山问号歌则粗犷缠绵,加之水气清香,随风徐来,使人心旷神清,抑郁得舒,不知而沉醉,不觉而忘俗。
皇城相府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自年起开始创建国家5A景区,历经3年,投资2.8亿元,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升级,顺利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为国家AAAAA级景区。年1月14日,国家旅游局在京为举行AAAAA级景区授牌仪式,年2月22日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正式挂牌。
皇城相府景区游览面积十万多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御书楼金碧辉煌,河山楼雄奇险峻,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藏兵洞奇妙无穷,南书院曲径通幽,西花园风景别致,紫芸阡御碑林立。纵观相府景区,历史人文底蕴厚重,造型独特,气象万千。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北留镇皇城村。
明清两代,陈氏一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乾隆皇帝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廷敬及陈氏家族予以褒奖。全国政协委员、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中国文物协会理事兼山西文物局总工程师柴泽俊称皇城相府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实属罕见,是集官宦府第、文人故居与地方民居为一体的民清建筑群,是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