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发展 >> 正文 >> 正文

走进平遥古城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3/1/6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m.39.net/pf/a_4651571.html

一步步踏上平遥古城墙的台阶,当看到翘角飞檐的城楼,当看到蓝底金字“四省通衢”的匾额,当漫步在古城墙上的时候,心情会怦然而动。是的,此时此刻已经走在了古城厚重的历史上面。

脚下是斑驳的深灰色城砖,前面是延绵的垛口、敌楼、角楼,在阳光的照射下城墙虚幻出优美的弧线。走着走着发现脚下的一块砖上有字,俯身细看“平遥城砖”四个字被框在恰如一枚长方形的印章里,字迹下方还有四个凹点排列。没错,这是古代先民为保障工程质量追究责任的标记。

站在这个历史的原点不动,城墙垛口外是平遥新城,内侧是古城全貌,高楼大厦与砖墙灰瓦对话,成百上千年就在左右的回眸间。古城墙就如历史的分界线,时间、历史、刻度就这么明晰得映衬出来,在时光隧道里穿行的感觉既平静又神秘。

顺着城墙一直向西,间距规整的垛口向前延伸着,座座敌楼规制等距,脚下的城墙夯土包砖,有地方还裸露着夯土。紧贴城墙根儿有道路通向城楼马道或融进古城深处。金戈铁马岁月荏苒,壁垒森严护佑祥和,浩浩十几里的城墙圈起了一方平安。

俯视古城,灰墙灰瓦组成的世界是这般的魅力;屋顶海洋,高低错落的房屋是这般的震撼;砖瓦无言,在诠释着古城的历史过往;街道小巷,也只有在高处才能窥见其清晰地走向。古城内没有现代的高层建筑,能看到老房屋修缮的痕迹,满城满眼皆是老旧的灰色。在岁月风雨的浸洇下,单一的灰色泛出深浅不一,把时间历史都糅合在其中了。

房屋的规制大都是这样:筒瓦盖顶坡度很大,高高的房脊端庄大方,房脊正中及两端有装饰物,山墙和马头砖有雕花,尤其是烟囱就像一件玲珑的工艺品。一座座小院幽深,院子里的枣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枣子。还有不少平房顶,上面垒砌着镂空图案的砖围,真是个晾晒东西夏季乘凉的好去处。

一方水土一方人。虽说古城的房顶大都是▲形,但很大一部分的屋顶是半个三角形,人们依据其雨水的走向把这两种房屋称之为“两出水儿和一出水儿”。两出水的房子雨水里外流,一出水的房子雨水向院内流,这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人盖半边房”的蕴含。在呜呜泱泱的建筑中不妨能看出高门大户人家,精美的造型、镂空、雕花、围墙彰显财大气粗。毕竟这是一个历史久远,直到现在还保留着原貌,是我们国家屈指可数的为数不多的最完整的古代县城。

本来乘观光车直接来到古城的步行街,谁料信步由缰走到了古城墙上,那就把参观古城的顺序从登临古城墙开始。听开车的本地司机将,现在古城中还有五六万居民在这儿生活,这与单纯的人造古城景观比起来显得真实,因为这里的烟火气息从未间断。

不知觉连走带看在古城墙上向西行走了半个多小时,基本没碰到游人。正踌躇着是否走错方向准备回返,遇到了同向走来的两位年龄相仿的古稀夫妇。见面唏嘘过后男士说:“往前走没错,现在折返回去就是士兵,继续向前就是将军。”看来他的话有道理,交谈中得知他们是大连人,又走了十几分钟后从西城门下行到古城。

与在城墙上眼界宽阔得看古城相比,融进古城后有点儿坐井观天的感觉。人流熙攘街巷迷途,顺其自然地走了一段,除了街道的名牌不一样傻傻认不清现在到底在哪里。欣赏一下这个雕花精细的木门楼,观赏一下那个砖雕祥福的图案;这两扇斑驳的老街门诉说着主人的过往,那一对儿门墩静静的守护在这里看着行人走过;小巷铺地的青砖磨砺出沧桑还在经历着磨砺,有的墙基砖被粉蚀出麻脸凹坑。窄曲的小巷里有老者坐在板凳上出售刚从院里摘下的红枣,有狗狗在悠闲地溜达,一只小猫被主人用绳栓在一块铁疙瘩上不情愿的趴在砖地上。但凡古朴的建筑院落都有政府颁发的保护铭牌,山西老陈醋,平遥牛肉的味道拐着弯儿吸引着人们的嗅觉。

平遥县署是人们必来的打卡之地。走上一遭就如同参阅了“父母官”的官场配置和生活隐私图,有“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之称。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进正门是儀門,两侧门柱上的对联开宗明是:上联“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露,”下联“案内三尺浴烈日寒霜”,这似乎在告诫百姓‘和风甘露’与‘烈日寒霜’就在踏进衙门口的瞬间。

衙门正堂有个好听的名字“亲民堂”。牌匾上的民字多了一点,这并非错别字,其字义为亲民更多一点。试想,县官坐高堂衙役站两旁,板子杵地咚咚响,威武喝声绕房梁。亲民,只是文字游戏而已。

古县衙占地达两万六千多平米,层层院落归置齐整,正堂两侧是衙役小吏办公场所,后院是宅门、二堂、县太爷休息餐饮之地。值得一提的后院的‘恩補堂’,县官退堂后在这里可以办一些小型案件,当然也是演绎“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的私密之地。旁侧的院落还建有粮仓、医馆、酂侯庙(萧何)庙,亦有休闲听曲清音远播的小戏台,这里独一无二的还建有‘大仙楼’,专门供奉保护官印的狐仙。

县衙大门左边是监狱。白底黑字的‘獄’子正对监狱拱门,烘托出很重的肃杀气氛。关押在牢房的犯人有轻狱和重狱之分,轻狱牢房还能见到一丝阳光,重狱绝对是黑暗无光,而且墙体中有流沙碎石,防止犯人掏墙越狱。督捕厅内展出的历史照片、镣铐、站笼、立枷、囚车、木驴等实物刑具令人惊怵。

平遥古城的建筑因保存完好而闻名,更因‘日升昌’票号的出现并开拓了金融流通的先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往今来人们做买卖都得带着真金白银,既受累又不安全,是‘日升昌’改变了这种局面,是‘日升昌’开启了华夏大地上银行业开始运作的钥匙。

‘日升昌记’的匾额历经沧桑底衬已经掉色,但金色的字迹被岁月打磨的越发清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立在门楣右侧,斑驳翘皮儿的门脸房不算太大,可算精致的几层小院落就是它的全部,廂房屋內墻上挂着诠释“耻、廉、義、禮、信、忠、弟、孝”的八幅字幅,还有‘日升昌’七位創始人的照片。买卖人起名号总得有讲究,“日昇昌”这几个字,竖着看就是日日升日日的组合。

最令人瞩目的是“汇通天下”匾额,这是他们的初心,亦是他们的功勋。

当然,一座古城就是一个小社会,除了衙门、街肆、票号以外,人们信仰祭拜的各路神仙庙宇坐落在古城的风水之地。

“地下看陕西,地上看山西。”平遥古城从未间断的历史还在续写着。国际摄影大赛,国际影视展方兴未艾,乘直升机从空中看平遥已成游人新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