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发展 >> 正文 >> 正文

除了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山西还有陈廷敬故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2/12/3
拉萨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jucaipen.com/feidian/4037.html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有一明清建筑群,同时该建筑群也是该地陈氏大家族宅居,现在已经成为全国5A级景区,这就是“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因为康熙皇帝两次下榻,故名“皇城”,又因陈廷敬曾经在朝廷任要职,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地位相当于宰相,实为“相府”,所以现在命名为皇城相府。皇城相府始建于明朝,清朝不断进行完善扩建,才发展成为如今规模。其中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内城”、“外城”、“紫芸阡”。内城建于明朝,城内主要建筑有“斗筑居”、“河山楼”、“陈氏宗祠”、“藏兵洞”、“世德院”、“树德院”、“麒麟院”、“容山公府”、“御史府”;外城建于明朝,城内主要建筑有“御书楼”、“大学士第”、“石牌坊”、“管家院”、“小姐院”;紫芸阡则为陈廷敬墓地。

皇城相府皇城相府皇城相府

说到皇城相府里的历史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非一代名相陈廷敬莫属。年12月31日,陈廷敬出生于当时的山西泽州府阳城县中道庄(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年考取进士,之后官职不断升迁,任职过翰林院侍讲学士、掌院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左都御史,最终于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年陈廷敬病逝,康熙作诗悼念,并为之取号谥号为“文贞”。回顾陈廷敬一生可以说是政绩有成,其中几个重要的事件就是:提出铜钱币改革、整治贪污、弹劾王继文、编撰《康熙字典》,可谓一代名相,名留史册。除了陈廷敬,皇城相府可谓是人才辈出。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年-年)间的年中,一共产生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且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

陈廷敬

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官宦建筑群,是很值得我们当代人去细细品味和感受的。皇城相府中值得称道的建筑有河山楼、斗筑居、御书楼、大学士第、石牌坊和紫芸阡。

河山楼河山楼河山楼

河山楼: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建于年,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为防战乱而建的工事。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曾有八百人在此避难,无一伤害。河山楼高三十多米,共七层,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15米,宽10米,高23米。

斗筑居

斗筑居:斗筑居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年所建。内城的“斗筑居”东西相距71.5米,南北相距.75米,东北和东南角制高点建有春秋阁和文昌阁。城墙内房屋数百间,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依山就势,鳞次栉比,集古代民居和防御工事于一体。

御书楼御书楼

御书楼:御书楼建于年,因楼上珍藏有康熙皇帝御书而得名。“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是康熙皇帝晚年为陈廷敬所题,是对陈廷敬一生功绩卓著、晚节昭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大学士第

大学士第:大学士第整个建筑布局为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小姐院、管家院。院内迎客大厅“点翰堂”匾额为康熙皇帝褒奖陈廷敬而题。康熙皇帝曾两次到此,并下榻。

石牌坊石牌坊

石牌坊:石牌坊是陈廷敬官居吏部尚书时奉旨而建。整座牌坊四柱三门,高大雄伟。坊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上面详细记载着陈氏家族一门五代人的官职和功名,是研究陈氏家族发展的真实佐证。

紫芸阡

紫芸阡:紫芸阡为陈廷敬的墓地,位于皇城相府城外约米处。

说了那么多,如果大家想要感受皇城相府散发出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在晋城市客运东站购买2元的车票搭乘直达大巴前往,皇城相府春夏秋冬都会给人不一样的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