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了众多文物遗迹,像北京的故宫、圆明园,还有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大明宫等,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迹。今天要介绍的同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但这座建筑并非皇帝住址,却被称为“皇城”,这究竟是为何呢?我们一起看下去吧!
这座建筑就是位于晋城市北留镇境内的皇城相府,这是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到清朝时期,这里的建筑逐渐变得华丽,因陈廷敬是康熙的老师,故康熙多次来访,后来康熙皇帝还曾两次下榻在这里,因此得名“皇城”。从远处望去,皇城相府的建筑风格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十分相似,都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院。不同的是,明清时期生活在这里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有多达38人走上仕途,而且大多政绩显赫,可以称得上翰林世家。因此除了古香古色的建筑景观,在这里感受到更多的是书香门第的文化气息。
皇城相府建筑群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有金碧辉煌的御书楼,巍峨壮观的中道庄,府院连绵的斗筑居,以及雄伟险峻的河山楼,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来到皇城相府,首先到达的是外城,外城是清朝陈廷敬时期建造的,供他及其太太、孩子们居住。在门口就能看到御书楼上康熙爷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以及至今依旧保存完好的“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对联,赞美陈廷敬的功绩。城门内,两座石雕的牌坊上刻着陈氏一门所受的官职和皇恩,在这儿能感受到陈氏家族仕途的荣耀。
再往前走,便到了皇城相府的内城。这里是陈氏家族的老宅,内城中有一座7层的建筑格外引人注意,这就是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河山楼又名风月楼,高30多米,是明崇祯年间为了抵御流寇侵扰而建的。相较明清年间建筑水平,这样的高楼经历近四百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其牢固性可想而知。在河山楼和附属的间藏兵洞,有垛口瞭望敌情,有秘道相互勾连,还有水井、石磨、粮食等生活设施应付长期围困。值得一提的是,河山楼虽因战乱而建,但它在和平时期却是观景揽胜的好去处,登上河山楼,整个相府的全景可尽收眼底。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河山楼在周末及节假日是不允许登楼的,因此前往观览的小伙伴要注意一下。
除了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内城另一个看点则是中华字典博物馆,这里珍藏着中国历代各种形制的字典,这也是中国至今为止唯一一座字典博物馆。除此以外,还有为避战乱而建的斗筑居和屯兵洞,在制高点处设立兵部防御点,既可发射兵器,又可观察敌情。皇城相府建筑多人文景观,毕竟这里的建筑都是由皇家成员居住遗留,也希望小伙伴们可以在此体会到这座翰林学府的文化气息。
除了参观历史遗留文化,还有与时俱进的表演。每天早上九左右,在皇城相府的大门口有迎圣驾演出,可以早上提前来到这里,看完演出后再入府游览。在观赏间隙,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八八宴、阳城烧肝、油糊角等,这些美食均用当地食物制作而成,十分美味。还有不同于北方的小米煎饼,这里的煎饼有点像甜甜圈,十分酥脆美味。等到夜幕降临,不远处相府庄园山上会点亮无数星星点点的小灯,十分浪漫。(图片来源于携程网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