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位于山西省东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整个皇城相府依山就势而建,官宅民居错落相间,数不胜数,甚为壮观。
“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祖居在这里的陈氏家族是明清时期的文化巨族,到康熙年间已达鼎盛时期,当时出现了父子同编一部《康熙字典》的盛况。被誉为“北方第一文化巨族”的当家的陈廷敬,留下了面积达四万平方米的建筑群,被人称为“皇城相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便是凭着它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而强烈人文情怀,将声名远扬四海,并跻身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
游历城相府
从整体平面来看,整个皇城,包括内城“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就像一头北尾南的神龟,虽不能说惟妙惟肖,却也轮廓鲜明,因而又有“龟城”之说,寓千管水涸之意。
内城——“斗筑居”
皇城相府的内城建筑十分完善,其类型可以分为祠庙、民居和官宦邸三类,彼此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所有的建筑根据相府的整体地形特征而造,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庄严坚固。为了躲避战乱,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建成了皇城相府的内城。因为内城的大门上挂着“斗筑可居”的匾额,而得名“斗筑居”。内城为躲避战乱而建在民居中,在城墙的圆周调用藏兵洞,有梯道或木梯相通,直接深入到地下。在深层地下,备用的水井和其他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了防御的需要,重要部位还筑有堡楼,并在东北、东南角到高点建春秋阁和文昌阁,显示出了主人的建造技巧。
外城——“中道庄”
外城又称“中道庄”,年才完工,其中的相府大院是陈廷敬的宅第,名为“大学士第”,为皇城外城的主体建筑。外城的墙紧挨着内城西墙,整体基本呈正方形,比内城略短。外城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
除此之外,外城里还有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外城是对陈廷敬一生荣耀的最好记录,内有大小石牌坊两座,铭刻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时,保存完整的康熙帝亲赐的御碑,分别赐子在陈廷敬病重期间和病故之后,表达了康熙对陈廷敬的敬重与思念。这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
外城的主要建筑还有陈廷敬府第一家宅第、大学士第,配套建筑有书房、花园、小姐院及管家院。相府大门外有一大一小两座功德牌楼,城墙以南有南书院、花园、状元桥、飞鱼阁、八卦亭、祖师庙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