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东方古堡里的家国情怀,一代名相陈廷敬故居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2/8/8

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有一午亭山村,听到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诸位可能觉得此处应为世外桃源般的存在,然而午亭山村却是皇城相府的别称。山西皇城相府乃清朝文渊阁大学士、一代名相陈廷敬的故居。明朝时,陈廷敬伯父为躲避战乱而修建了内城,取名为“中道庄”,后因康熙大帝先后两次下榻于此,故更名为“皇城”。

皇城相府内建筑设计构思巧妙,精于砖石结构,能同时容纳千余人躲避战乱,罕见至极,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称之为第一,实在名副其实,古代官宦住宅建筑群规模之大已够震撼,历经明清两代至今保存完好更是难能可贵,竟还具有军事

防御堡垒的功能,着实让世人连连称奇。

皇城相府由内城、外城和紫芸阡等诸多部分组成,中道庄内主要为陈廷敬的府第——冢宰第,庄门高耸屹立,蔚为壮观。及至庄内书房,仿佛能看到数百年前满腹经纶的大学士在此聚精会神地编著《午亭文编》的模样。大学士陈廷敬工于诗文,才识高远,勤于写作,所著《午亭文编》被收录于《四库全书》,流芳百世。更有《河上集》《说岩诗集》等个人诗文集广为流传。

河山楼巍峨险峻,楼内配套的生活设施面面俱到,得益于楼内巧夺天工的防御设计,村民在此避难时曾多次受寇匪侵犯,竟毫发未损。河山楼历经四百年沧桑,却傲然屹立,雄伟依旧,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明末经年战乱、流寇四起的背景下,陈氏家族无私佑护村民百姓,不求恩赏、不计回报,后人举行了各种敬祭典礼以纪念陈廷敬与陈氏一族。

作为康熙大帝的老师,陈廷敬不仅文渊博识,为人为官恪守品行,为康熙筵讲朝经三十五年间,深受康熙器重,其对年少康熙秉公理财的轶事更是成为一段佳话。作为曾任礼部、吏部、户部、刑部等四部尚书的朝廷官员,陈廷敬为官清勤,兢兢业业,排除万难改革钱币、以身作则整治污吏、廉洁奉公改革吏治……对康熙皇帝来说,陈廷敬亦恩师、亦良臣,晚年陈廷敬因病去世,康熙皇帝“深惜之”,亲笔为他写下了挽诗,并评价其“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不止陈廷敬,从明孝宗到清乾隆,近三百年历史中,皇城相府的陈氏家族中共出贡生四十余位,举人近二十位,更创造了“九出进士,六鸣翰林”的传奇。

一代名相,名垂青史,看见的是雄伟壮观的东方古堡,看不见的是那心中永不湮灭的家国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