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村独秀到五村抱团发展,从煤炭起家,到煤炭、旅游、制药、制酒、房地产五大产业多点开花,如今的阳城县皇城村吸引了几千名外地人在此工作和生活,原先仅有人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拥有余人的美丽乡村。村集体有26家企业,资产规模90多亿元,村民年均收入达到6万元,带动周边多名村民就近实现就业增收。年,被评为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
扎根农村,行走大地,躬身前行。陈晓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皇城村人,自年在村里参加工作起,感受过贫穷生活的困惑,经历过皇城村早期创业时的艰辛曲折,也见证着皇城村凤凰涅槃般的华丽转身。“无论何时何地,坚持党建引领,服务一方百姓,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和奋斗目标。”扎根农村30多年来,陈晓拴始终不忘初心。
在陈晓拴的带领下,近年来,皇城村依托皇城相府5A旅游品牌,以先富带后富,联合周边四村大力实施五村一体化发展,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周边村庄走向共同富裕。新建游客中心投入运营,提升郭峪古城、海会书院两个4A级景区,正在筹建康养中心项目,相府酒业年产吨蜂蜜酒项目建成投产,相府药业在“新三板”上市……每一个产业的落地和进步,都为皇城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区域共同富裕提供了保障。
“作为村干部,服务群众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这是陈晓拴经常讲的一句话。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始终不忘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改善村内生活设施环境,让全村实现了集中供气供暖、集中排污和垃圾统一回收处理;完善村民福利发放制度,让大家共享成果;在村企内部建立起重教奖学、医疗救助、贫困帮扶、重要节日慰问等多种关心关爱机制,让他们感受党的关怀和社会温暖;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帮助贫困村销售农产品。他还积极组织村民员工参加电商带货主播、民宿管家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全民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每一件民生实事的实施,既蕴含着陈晓拴深厚的民生情怀,也让百姓畅享美好生活。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陈晓拴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调研,进山沟、访农户,问收入、话家常,到企业、谈发展。每到一个村庄,陈晓拴都与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座谈、详细交流,深入了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股份合作经营、乡村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带着基层乡村振兴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陈晓拴在这次全国两会上,重点围绕“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实现共同富裕,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就是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希望都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