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于古堡的印象多来自国外,特别是欧洲的古堡,那些依傍在山水间的高大石头建筑不仅是明信片上的常客,更是欧式古典浪漫的最佳代言。却不知,在中国也有着数量繁多的古堡,而国内古堡存量最大、分布最密集、品质最高的地区就在山西。
距离皇城相府仅6公里,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古堡,名叫湘峪古堡。湘峪古堡,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湘峪村于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年又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包括湘峪古堡、皇城相府在内的,这些散落在沁河水系的独具东方风韵的明清古堡,现今被称为沁河古堡群。
湘峪古名相谷,后人因为村落山环水绕、环境优美,便将“相谷”两个字加上了“山水”,成了“湘峪”。至于村落何时更名,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记载,尚有不同说法。
不论是“相谷”还是“湘峪”都属于较有意境的名字,前者似乎可以理解为“盛产王侯将相的山谷”,颇有霸气;而后者光闻其名便很有雅致,眼前似乎展开了一幅山水画。至于村名何时变更,似乎倒不重要了。
湘峪村早在元末明初便作为自然村落已经存在,当时的居民孙氏家族为了躲避朝代更替之际的兵荒马乱而移居至此。到了明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社会动荡。村内居民为了自保,便将村落改建成易守难攻的堡垒形式。
余年后,相比5A级旅游景区的皇城相府,湘峪古堡游人稀少,但也不失为一个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末堡寨式村落,甚至被誉为北方第一古堡。
第一眼看到湘峪古堡时,很难不被它震撼到。湘峪古城堡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完成于年。古城墙体足有25米高,4米宽,据说原来有多米长,可以将整个村子严严实实地围住。如今虽然已有多处断残,但仍能感觉到它那铜墙铁壁的气势。
青砖砌墙,黄泥敷面,带着岁月沧桑的裂痕,透着厚重而远古的气息。除了少数近年新建的民居外,城中建筑大多建于明末,这些民居以三到四层建筑为多,古朴雅致,端庄气派。穿行于窄窄的小巷中,有一种鳞次栉比的味道。
古城经历了大大小小许多场战役,至今城墙上的枪眼仍提醒着我们,当年那些士兵为保卫古城所做出的牺牲。目前湘峪古堡里仍然居住着当地的村民,整个堡中充斥着祥和恬淡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