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山西玩儿的朋友大多是冲着山西的“地上文物”,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皇城相府等景点盛名在外。太原作为山西省会,也是旅行者的中转站,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过,除了交通枢纽,这座古称“龙城”的城市,也聚集了山西各地风味,为游客提供了不少地道的晋式美味。今天我们不说大菜,单来聊一聊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
一、碗托
山西人爱吃面几乎是无人不知的事,但不到山西来你绝对想不到山西人把面吃出了多少花样儿。“粗粮细吃”是山西人的绝活儿,豆面、高粱面、荞麦面……各种不起眼的粗擦食材被聪明的山西人做成了格式精细的吃食,碗托就是个中翘楚。
碗托是山西柳林的特产,流行于各个地区,太原人也对碗托爱得深沉。荞麦经搓洗、去皮、烘干、磨粉等多道工序后变成特制的荞麦面,和水调成面糊,盛在浅盘中上火蒸制。蒸好的碗托灰褐色微微透明,紧紧贴在盘子上,晾凉后就可以食用了。
碗托夏天冷吃,冬天热炒,各有风味。夏天的时候直接用刀在盘子里横划几刀竖划几刀,淋上蒜汁、辣椒油和山西老陈醋,调料顺着刀口渗下去,食客用牙签把切开的碗托挑起来送入口中,筋道爽滑,酸辣开胃,只吃一份是绝不过瘾的。冬天的时候店家把碗托从盘中取下来切成条状,和豆芽一起炒,当然这里也少不了陈醋调味,热气腾腾喷香扑鼻,暖身又暖心。
二、头脑
第一次听这个名字的人大概都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哈哈。这其实是一种太原特色早点,在其他地方是绝对吃不到的。头脑又叫八珍汤,因其配料讲究营养丰富而得名。一碗汤里加入了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八种材料,味道西安香,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
据说早年间,老太原人大清早就要起来去喝一碗头脑,这叫做“赶头脑”。冬天的早晨寒风凌冽,裹着厚厚的棉袄出门,只为了那一口热汤。进了店门吆喝一声“老板来一碗头脑”,眨眼间一碗热汤端至眼前,先喝一口汤暖暖胃,再吃一块莲藕垫垫底儿,重头戏的羊肉放在中间细细嚼,一碗头脑喝完,通体舒泰。这是老太原人才懂得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