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简称“晋”,但纵观山西省,只有晋中一市(不是古地名),在古代,县级以上行政单位都以“晋”命名。这个故事非常有趣,据说是因为当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将晋国君都安置在这里,所以叫“晋城”。晋城市相对低调,但是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同时又是一个人文科学繁荣的地方,有大量的古村落。
午亭山村又名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总面积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尚书加三品的吏部尚书和《康熙字典》总览官的故居,康熙三十五年(年)经筵讲师陈廷敬因曾住过康熙二次而得名皇城。整座建筑群由城内和城外两部分组成,其建筑风格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极为相似,均为典型的北方明清院落。
外面的城市是康熙老师陈延敬的故居,外面的城市是陈延敬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争而在崇祯年间修建的,所以我给这条旅游路线下了两个定义。整个建筑很有特色,有历史文化,院落别致,要找导游讲解,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大宅”。
一门:门厅-管家院-西花园-小姐房-城墙-山洞-山洞-树德-麒麟院-中道庄-石牌坊-陈延敬故居。
第2类:大门-管家院-西花园-小姐房-陈延敬故居-陈延敬历史馆-东花园-南花园-南书房-内城景区。战乱时期在藏家丁或垛夫修建的藏兵洞共5层,共个。洞穴或有或无,或三五间相连,层间有暗道相通,可直通城头。最上层建在城墙内,并设有炮眼对准城外,既可以射击武器,也可以观察敌情。
建于明崇祯五年(年)的河山楼高三十余米,是陈氏家族抗击战乱的工事,也是皇城相府最高的建筑。河山楼上三层以上设有窗户,进入要塞的石门高悬在二层以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大楼里的生活设施齐备,还储备了大量食物,以应付可能发生的长期包围。这么高的建筑,虽然四百多年风雨交加,却依然巍然屹立,气势恢宏,可谓明清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另有一座宅院改建为中华词典博物馆,其目的是通过对中国词典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探索,向人们展示以《康熙字典》为代表的历代词典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珍藏中国历代词典的形制,是目前中国唯一的词典博物馆。大士第自明末就有其存在,至康熙四十二年(年),大士第多次改朝换代。整座建筑的布局为前堂后寝,东书院,西花园,小姐院,管家院。院会客室的《点翰堂碑》为康熙皇帝对陈廷敬的褒奖而题。
皇家相府,是康熙朝重臣陈廷敬家住的大院。整座建筑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极富山西特色。为了解陈家与明清两代历史,以及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变迁,是一个值得参观的活化石。今年底,景区实行免票政策,以前的门票却高达元,现在的门票性价比非常高,绝对让您不虚此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