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见闻文章字数
,阅读约3分钟陈廷敬,一代名相,康熙皇帝的老师。为官五十三年,历任官、户、刑、工、四部尚书,望城文学渊博的大学士,还是编纂《康熙字典》的总阅官。可以说,这个官不能再做了,荣耀不能再荣耀了。陈廷敬的墓名为紫云千,位于山西晋城的静平山上,生前曾被选为风水宝地。牌坊高十米,前楼刻有皇恩浩荡四个大字,足见其为皇恩浩荡所建。牌楼下雕有十几只神态各异的狮子,寓意陈廷敬是皇帝的老师。据说,紫云茜之所以有如此美丽浪漫的名字,是因为它被紫藤环绕,紫色化开,枝叶繁茂,芳香如蕴。如今的陵园没有想象中的满山紫藤美景,而是清幽静谧,给人钟灵毓秀的感觉。走过石牌坊,很快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碑亭。亭内碑石上有康熙皇帝为陈廷敬写的挽词:传世之诗甚重,名为光宗独尊,去岁伤元赋,岁月苦痛,皇恩忠励,国规玉衡,儒雅空叹,生命之光长。康熙五十一年,陈廷敬在京城去世后,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康熙帝痛心疾首,命人行司官员沈义奎护送丧礼。一路上,无论陆上还是水上都没有任何障碍。走在墓园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避开了杂乱和喧嚣,保持了原本应该有的墓园的宁静。在墓道左右两侧,四对石像,包括一只石虎、一只石羊、一匹石马和一尊石人,雕刻得精致而生动,没有丝毫的庄严感,却多了几分俏皮。陈廷敬辞世数百年,有如此栩栩如生的石人石兽相伴,恐怕不会感到孤独。陈廷敬下葬后,其三子陈庄在家守孝期间对陵园进行了修缮,设置了陵园牌坊、御碑亭、护墓室、祭祀室以及神道两侧的石像,同时在父亲生病期间,康熙皇帝在父亲去世后派大臣前来看望慰问。他刻了十块大碑,将父亲在世时的高位与重位区别开来。因石碑众多,陈廷敬墓又被称为紫云千碑林。多年过去,历经战火和日月沧桑,这些沉重而巨大的石碑依然活着,彰显着陵园主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走在陈廷敬的安息之地,肃然起敬之意油然而生。清初是一个强力挤压汉臣,大力打压汉官的时代,陈廷敬能官至一品,并成为皇帝的肱骨重臣,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和才干?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是和陈廷敬一起埋藏在黄土甘肃的,人们不得不凭借某种直觉去推测那一段峥嵘岁月。这里没有寸草不生、暮鸦婆娑的荒凉,有的植物却生命力极其旺盛,把它点缀得洁净、美丽、安详的世外桃源。想起紫蕴乾那年,定是紫蕴处处,清香满山,清风作伴,松柏为邻,恬淡清雅,一如,他的主人。旅行是不期而遇,是兜兜转转,是华丽冒险,是决不妥协。当一切落幕,还有回忆的珍宝在熠熠闪光。在那里,阳光灿烂,青春不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