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中国古代名人,在洛阳,都能找到一些他们的踪迹。比如“二程”。
“二程”,指的是程颢、程颐嫡亲兄弟俩,同为宋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历史上并称为“二程”。
在洛阳,关于二程的遗迹,有两处,一处是伊川的程园,一处是嵩县的两程故里。今天咱先说说两程故里。
两程故里位于今嵩县田湖镇程村。程颐于宋徽宗崇宁二年()定居耙耧山下。程颐去世后,子孙繁衍,渐成村庄。南宋建炎初,程氏后裔随高宗南迁。明初,程颐九世孙程德用北归守祠,子孙定居。明景泰六年(公元年)、弘治十三年(公元年),不断完善,始具规模。明崇祯九年(公元年),祠庙被毁,清康熙十一年(公元年),在旧址上重建。年5月,两程故里作为宋至明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对于游客来说,两程故里中,最值得一看的棂星门和道学堂。
棂星门是两程故里的第一座门坊。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年),雕梁画栋,色彩绚丽,重檐斗拱,凌空欲飞,坊额上有两程门人朱光庭题“棂星门”三个贴金大字。
道学堂是祭祀二程夫子的正殿,为两程故里的主体建筑。年重修,殿高17米,东西长27.66米,南北宽20.44米,重檐九脊殿,绿色琉璃瓦覆盖,彩绘龙凤,辉煌壮丽。门联为:“春风和气纯乎纯矣;烈日秋霜正者正也。”道学堂明间设落地罩祀程颢、程颐塑像和牌位,上挂宋理宗淳祐六年(年)二月,敕封“理学亢宗”匾额,清康熙二十六年(年)三月钦赐“学达性天”匾额,清乾隆十六年(年)钦赐“道光丰石,功著遗经”、“学本诚明,性方成大”匾额。公元年,光绪帝、慈禧太后游洛阳龙门时,特派礼亲王拜谒两程祠,分别写了“伊洛渊源”和“希踪颜孟”两块匾额,分别悬挂在“堂内”东西梁下。
正殿两侧有东西庑房,中立门生木主神位。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年),改立为横匾式石刻两方,分别镶嵌在两内的明间后壁上,照式依序刻录93人。东庑匾曰“和风甘雨”,西庑匾曰“烈日秋霜”,系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题,赞为师淳厚和师道尊严。
景区的小花园环境不错,有假山,有流水,流水里有螺丝,很多小孩在捉
雕像
雕像
我到两程故里,刚好赶上棂星门,正在进行“两程故里开园仪式”的排演,音乐声中,随着“天地悠悠,问耙耧山下,何来斯文圣地?伊洛汤汤,望九皋浮云,此地理学祖庭。”的旁白,一对对身着古装的演员,排演着“康熙赐匾”“二程师训”“二程家训”等情景剧。让人想起来很久之前去皇城相府看到的情景剧。
(张宝峰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