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平遥古城依旧热度不减,8天就接待了70多万人次的游客,又登热门景点的前十名。由此可见,大家对它的追捧有多深切了。
这也难怪,毕竟平遥不是一般的5星级景区,它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城(没有之一),也是仅有的两座以整城的形式申遗成功的其中一座。平遥的古城墙、古商铺、古寺古庙、古民居等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来,历史、文化和旅游的价值都非常高。现在那些拆了古城墙的城市,都十分都艳羡平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平遥古城的古建筑保存得这么完好呢?在以前的社会里,哪里不都是这样的古城墙古建筑?凭什么就单单是平遥保存了下来?你看,北京杭州这些地方的古城墙,被拆得几乎连砖头都不见一块。
有人或许会以为是平遥人有眼光,知道保存古城所获得的经济价值。这个当然不是理由,一个小县城在几十年以前能想得多那么多?
也有人说平遥人对文化保护的自觉程度高,人人都爱护古城。这套说法是电视节目或者宣传的人喜欢用的,现在放在平遥人身上也合适,因为现在的平遥就是一个聚宝盆,谁不珍惜爱护呢?但是要搁在以前,这个说法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相关部门的保护也是近30来年的事,以前谁有空理会一个小县城的房子拆不拆啊(不对,那时是鼓励拆掉一切的,西安的大部分城墙都是那时给拆了)。
平遥古城之所以没拆,跟情怀和文化意识没有几毛钱的关系。说破了,只有一个大写的字:穷。
没钱怎么拆,想拆也拆不起;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拆;没钱建新的,拆了睡街头?而且平遥明清以后一直在衰落,没有城市扩建交通规划的需要,也没有应付啥啥的面子需要,饿着肚子的一群人即使再激情洋溢,也没谁傻得要去跟古城墙过不去。
辛亥革命后,各地纷纷拆除古城墙,一是由于城市建设规划,二是因此古城象征封建皇权(所谓革命,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破坏最形象的东西),而那时,城墙还是有实用的价值的。古都西安也筹划着拆除古城墙,可是粗粗一算,钱不够啊,只好先不拆了。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大家吃饱了饭,再说城墙的象征实在不好,就一起动手拆吧。西安的城墙几乎全部是那时拆了的,等到了文化意识抬头觉醒的时候,砖头都不剩几块了。
而那时的平遥,依旧是穷、思想落后。等到了80年代后,有人打起拆古城的主意时,那时已经不能拆了。
平遥古城也是塞翁失马,得以幸存。平遥人也收获了保护古城的荣誉,还有庞大的经济收益。其它的不说,黄金周几天光门票收入就多万了。算是饮食、住宿等这些的话,那就时天文数字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