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这座皇城与“故宫”比肩,康熙也曾驾临,不是乔家大院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赞誉,境内多文物古迹,其中著名的有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悬空寺等,山西的这座皇城与“故宫”比肩,康熙也曾驾临,不是乔家大院,你知道是哪吗?
年9月的时候曾在央视8套播出一部古装电视剧,名为《一代名相陈廷敬》,讲述的是清朝康熙年间宰相陈廷敬整顿吏治的故事。
陈廷敬是康熙的老师,为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是《康熙字典》的总修官,曾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位。山西的这一处民间故宫就与他有关系。
一代名相陈廷敬剧照在山西的晋城阳城县北留镇,有一处总面积我3.6万平米的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由内城、外城等部分组成,原为“午亭山村”,是康熙的老师陈廷敬所修建,因为康熙曾在此处居住过2次,所以被称作“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有院落16座,房屋多间,分为内外城。内城的建筑包含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斗筑居”为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有大型院落八间,为躲避战乱,所以在城墙内设有藏兵洞,有暗道可通往城外,也是军事防御杰作。
从大门进入内城,便是一座木牌坊,上有“台谏清风”的匾额,左右两侧有石狮子,沿着永道再往前就是陈氏宗祠的牌坊,左侧有带门楼的门洞,上面有精美的雕刻;再往前就是容山公府、麒麟院、御史府、世德院等建筑,甬道的尽头就是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
河山楼
河山楼是内城的著名建筑,位于内城的北部,建于明末战乱时期,主要是为了抵御流寇而造,也是皇城当中最高的建筑。整个楼高约7层包含了地下的一层,平面呈长方形;在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堡垒的石门悬于二层之上,有吊桥与地面相连;而楼顶有垛口堞楼,便于瞭望。
在战乱时期,这座河山楼曾让上千的村民避免了流寇战乱之灾,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霜,如今依然守卫着皇城相府。此楼的高度在明清的建筑中极为少见,至今周边依然没有超越其高度的建筑。
在和平时期,这座河山楼就是登高远眺赏景的佳处,站在此楼上风月无边,所以又名“风月楼”。
容山公府
容山公府是皇城相府早期的建筑,是陈氏走入仕途的第一任陈天佑所建,为陈廷敬的四世祖。它是一个坐南朝北有前后两进的院落,前院为会客室,后院为内宅。所有房屋为硬山式出檐屋顶。
外城“中道庄”修建于康熙年间,紧邻内城西墙,呈正方形,主要建筑有陈廷敬府第、止园、御书楼、紫云阡等建筑。
冢宰第
冢宰第即陈廷敬的府邸,仿照着北京故宫的模式修建,也是整个皇城相府当中的灵魂建筑,为名副其实的相府。从冢宰第的大门便可以看出,这家主人的威严,门额上的木雕大字虽然历经多年的风霜,雄健依旧。
入门后便是精美的影壁,引人驻足,向东经过庭院便进入相府的二门,上有康熙御笔牌匾点翰堂,也被称作仪门。一门的中间为正门,是主人级贵宾的通道,平时都关闭的,只有皇帝驾临或有一定级别的官员才能通行,而普通人只能从两侧的偏门,但如今游客都可以去享受一下贵宾的待遇,从正门进入。
入仪门内便是相府的迎客大厅,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入大门往西有花园、假山、鱼池等建筑,再往北就是家族中未成年的女性居住的小姐院,可通望河楼。
止园
止园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面积为一万多亩,也是相府的主人经常吟诗作对之所。院内流水潺潺,草木繁盛,颇有江南水乡的典雅之气,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的取景地。
紫云阡
紫云阡是陈廷敬的墓地,位于皇城村北约米处的静坪山坳,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御书挽诗碑亭等,占地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陈廷敬在74岁的时候去世,康熙命第三子胤祉率文武大臣前往祭奠,御赐挽诗,由此可见其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
关于这座皇城相府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陈廷敬在朝为官的时候,其母想念他,准备从山西去北京看他,陈廷敬闻之,便告诉母亲在家里给她修一个他工作的场所,已打消她去京城的想法,因此才修建了这座皇城相府。
当地人并未见过真正的皇城,但这座官宅富丽堂皇,恢弘大气却见在眼里,于是纷纷传言,陈廷敬在家里修了一座皇城,引得康熙亲自前来。因有皇帝来此住过,它就变成了一座真正的皇城,也就有了皇城相府的名字,被称作是民间的故宫,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也成为“中国黄河50景”之一。
不知道你怎么看这座山西小镇的民间故宫呢?欢迎留言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