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资源 >> 正文 >> 正文

皇城相府让山水古堡显特色来皇家园林养身心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2/10/11

编者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黄河新闻网特开设“文旅山西奋进融合”专栏,聚焦各地市文旅融合的优秀典型,大力宣传山西建设好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先进举措,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尚东霞实习记者郭钰诘)“要说起晋城旅游业的名片,还是非皇城相府莫属。”在天津读大学的王岩告诉记者,每当向周围同学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时,必然都会提起这座“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的确,山西的大院数不胜数,闻名遐迩的也不在少数,然而可以称之为相府、又冠以“皇城”的仅此一处。皇城相府位于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距今约年的历史依旧保存完好,在时光飞逝中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阳城名片风光宜人,宰相故居底蕴深厚

走进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府,城墙雄伟连绵、藏兵洞层叠奇妙,蕴含着当初为抵御战乱而建的精妙构思;庭院错落有致、建筑古朴典雅,又彰显着相府主人温文尔雅的修养与内涵。这座古堡的故事就这样娓娓向你道来——除建筑群的巍峨壮观、楼院林立外,小桥流水、绿荫参天也是随处可见,“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不光是康熙帝两次下榻时,对此处绝美风光的切身感受,更是对皇城相府之主人陈廷敬一生品行的高度赞扬。

从明孝宗到清乾隆间的年中,陈氏家族共出现41位贡士、19位举人,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享有“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美誉。陈家之所以能成为当时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和陈廷敬一生嘉言懿行息息相关:他一生勤勉为官、政绩显赫,豁达做人、百姓称颂;教育子女“茅茨不远勋华地,为富终当戒后生”,无论何时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他为官宰相却有着如此难能可贵的高尚情操,能使康熙皇帝都对其敬重有加也不足为奇了。

帝者至尊、有情有义,师者仁心、德才兼备;都值得我们思考、敬慕。从一块块匾额、一座座庭院中感受历史与人文的气息,或许就是这座皇家园林带给我们的心灵涤荡。

助力经济不断发展,美丽乡村绽放新颜

好风光带来好日子。“我今年63岁了,还能在家门口挣钱养活自己,现在的生活舒心多了!”北留镇皇城村的村民赵红霞在景区附近开了一间民宿,为游客提供休息住宿的地方和当地特色美食。由于赵红霞特别擅长给游客讲解这座“小故宫”的故事,生意好不热闹。

近年山西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皇城村瞄准机遇,实行了举村搬迁,搞古迹保护、旅游开发,历时三年多,“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汽车!”

如今的皇城相府,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旅游景区,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龙头与支柱。景区不仅带动了数千名村民进入景区工作或从事旅游相关行业,还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外地人到此工作生活。

皇城村从一个原先只有人的小山村变成了中国十佳小康村。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富得了百姓”的美好愿景。

文旅康养融合出新,多点开花全域联动

高髻古装女子垂目颔首,提着红色的灯笼款款前行。游客跟着她们慢慢行走在这巨大的相府里……

这不是穿越,而是一场宏大的实景剧《再回相府》。

在现代声光电效果的加持下,游客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座巨宅曾经发生的故事。此外,皇城相府还在景区和周边景点建立影视创作、摄影、美术、书画写生基地,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不断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常年工作在外的杨女士重游皇城相府时感慨万千:“儿时的记忆中这里只是一座历史古堡,没想到在离皇城不远的山上,还有着一处相府庄园,千亩现代农业高科技成果尽有展现,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文艺表演,十分壮观。”

现在,皇城文旅公司将相府庄园打造成一座现代园林,同时整合了邻近的郭峪古城、海会书院、砥洎城敦伦居等进行一体化发展,仿佛把这座村庄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动力源,焕发出与时俱进的生机与活力。

新格局带来新机遇,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旅游产业承载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旅游消费逐步扩张,同时带来旅游方式的变化,度假旅游和体验旅游已成为主流。

文化旅游、户外体验、夜间旅游、科技赋能成为旅游新趋势。随着产业的提质升级发展,信皇城相府必将成为山西更加亮眼的旅游名片。

四百年前,先辈们修筑城楼来隔绝乱世;四百年后,山西人打开城门欢迎世界游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