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山西省晋城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
(景区序号:山西省5A级景区之2、总第42号)
一、观光实录
(年9月27)
皇城相府位于陕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地处晋城和阳城的交界处,离晋城约30公里。
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的“总阅官”、康熙帝“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由内城、外城和“紫云阡”等部分组成,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
从外城大门进入内城后。前方不远处就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建于明崇祯年间的“中道庄”的建筑群。
大门正面就是陈氏祖祠,有三个门庭院落,一个供奉大殿,里面供奉的是陈氏历代祖先的牌位。其内气氛肃穆,游客在此没有一丝喧哗,似乎是生怕惊醒陈氏先人。
旁边还有一处“容山公府”,是陈廷敬“四世祖”陈天佑的府邸。陈天佑号“容山”,是明朝嘉靖甲辰科进士,历任陕西按察使副使。他是陈氏走入仕途的第一人。
陈氏祖祠的右侧是陈廷敬纪念馆,分为几个分馆。馆内用图片和部分实物介绍了陈廷敬的生平、人品、家庭情况、主要政绩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等内容。
陈廷敬在他的南书房,参与康熙帝诗文的誊写和编辑,很受康熙的赞赏。康熙帝曾赏赐他毛笔、砚墨、扇子、福字。此处展示的均为复制品。
从纪念馆转回来的右侧即是相府,也即陈廷敬一家人居住的地方。其内房间很多,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等陈氏家人起居之所。
院子内还有管家院、书院、“慎事房”、思过房、小姐院、后花园、望河亭等其他设施。整个建筑布局考究合理,古韵十足。从中也可大致窥见,陈廷敬为官之清廉,家教之严格、家风之正统。
从内城大门左侧上到内城城墙,而后转入外城墙,在左上方关公庙的制高点,可一览皇城相府的全貌。
皇城相府是一个大致呈正方形建筑格局的古建筑群。其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是取“河山为囿”之意的河山楼,据说是为抵御流寇侵扰所建。该楼为砖木结构,三层以上才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辟有供逃生的专门通道,备有水井、碾、磨等生活设施,可同时容纳千人长时间避难。
城内的大院落里有小院落,大建筑连着小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布局讲究,雕刻精美。
城内有康熙亲题的御书楼,还有“斗筑居”庭院、“藏兵洞”等建筑,都具有较高的多学科研究价值。
二、景区概况1、地理环境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午亭山村”,东与河南省焦作市、新乡、郑州等地相接,南与河南济源、洛阳毗邻,西隔中条山与山西省的运城、侯马市相邻。区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基本适宜四季旅游。2、景观特色皇城相府景区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是“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山西省文明和谐风景区”,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3、文史拾零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皇城相府的内城由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为避战乱建于明崇祯六年()年,外城完工于康熙42年()。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至)的年中,走出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9位进士、六位翰林。4、交通信息晋城和阳城境内有京石、京珠、郑焦晋、晋阳、京沪、连霍、青兰、“长邯”、西禹、候晋、太长、长晋、晋焦、“二广”等高速区段的客运大巴经停或直达北留镇;从晋城、阳城等地,可乘坐价格两元、行程不限的乡镇公交直达阳城北留镇。
5、阳城地标特产
析城山大米
阳城桑蚕
阳城阳城茱萸
阳城桑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