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图片 >> 正文 >> 正文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近距离感受厚重的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4/9/19

“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这句话形象告诉我们,山西文物多啊。

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国务院核定的第八批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包括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

山西有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计79处入选。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公布后,山西共有国保单位处,稳居全国第一。

山西省历史文化悠久,一直是华夏文明中心地带。上可追溯旧石器时代,后经历尧舜禹和夏商周。经过封建社会数千年的演进,山西文明进程未曾间断,并形成了具有地域显著特征的文化。

山西太原曾是11个朝代的首都,分别是:赵国都城、汉初代国都、西晋太原国都、前秦都城、武周北都、唐北都、前晋都城、后唐西京和北京、后晋北京、后汉北京。

一个朝代建于此,历代统治者肯定会不遗余力大兴土木,对文教方面也会更加重视,所以会遗留很多古建筑、古墓群、关于佛教的石窟等。

我就简单列举山西中外驰名的文物吧:云冈石窟(北魏)大同市

华严寺(辽代)大同市

佛宫寺释迦塔(辽代)朔州市

悬空寺(北魏)大同市

雁门关(明代)忻州市

五台山(唐代)忻州市

乔家大院(清代)晋中市

平遥古城(西周)晋中市

尧庙(晋)临汾市

关帝庙(隋)运城市,

鹳雀楼(北周)运城市等。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云冈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五台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圣地之一,寺庙群集千年之萃。

太原的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他的母亲邑姜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其中难老泉、宋代彩塑侍女像、周柏,被誉为“晋祠三绝”。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乔家大院,晋商文化的代表,更是山西民俗文化的典范。

乔家大院

著名的应县木塔,完全是木质结构,没有一颗铁钉。地震、洪水、战火都没有摧毁它,不能不称之为奇迹。

应县木塔

仅举几例,我们就强烈地感受到了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

而能够保留这样多的地面文物,也是与山西的历史渊源、民族融合、富可敌国的晋商、山西的地理形势等都有关系。

一、山西是中华文明核心发源地。

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是人类主要活动区域,在襄汾发现的陶寺遗址,被考古专家认定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从先秦到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发现共存在这片土地。

二、民族融合与宗教兴盛带来的文物古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山西是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区。两晋时期匈奴人的汉赵,南北朝时期的鲜卑族的北魏,五代时期的沙陀人之后唐,后晋,后汉,以及蒙元帝国等各个政权,他们或是发迹于此,或是在此建都,所以免不了在此大兴土木。佛教的兴盛使得大量的寺庙,造像,石窟被营造起来,

三、晋商崛起,财富聚集,掀起了大兴豪宅、攀比炫富的热潮。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曹家大院、常家大院、皇城相府为代表的大大小小的宅院得以兴建,并且长期处于有人居住的状态,大多得以完好保存至今。

四、山西气候条件有利于文物保护。

山西地处北温带,气候干燥降水量少,山西古建文物多以土、石、木为主材,风格敦厚朴实,细节又繁复精妙,良好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文物保存。

五、山西历史上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较少加上太行、中条、吕梁等山岭纵列,黄土高原深沟高台密布,让众多文物得以避免战争涂炭。

除此之外,山西还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等项非物质文化项目。

山西人自诩:“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地上文物看“山西”实至名归。

不知各位网友看了介绍,有没有对山西心驰神往,有种冲动去山西看看呢?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