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老宅,纵使已过千百年,只要你迈进它的门槛,就能从老院楼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典一书中,坐实了这座老宅主人被后世高歌的文化信仰。文化宅门真正的看点,是“屋子里的政治史、文学史、哲学史”。
皇城相府巍峨的建筑群,带给人的是视觉上的冲击,那些楹联匾额、石刻碑文折射出的思想,才是涤荡人们灵魂深处的清醒剂。
为什么是皇城村?
这也许是每一个到皇城相府的人所困惑的问题。抛开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因素,将皇城相府置于历史坐标中衡量,我们会发现,真正支撑一个家族繁荣不衰、历久弥新的,一定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家训、家风,并由此带动这片区域的社风民风。
陈家兴旺的记载,当从陈家三世祖陈秀编撰的《陈氏家训》说起。
陈秀曾在陕西当过小吏。虽为小吏,但在从政的过程中,陈秀深刻认识到了权力“不戒则贪”的双面性。所以,他教导后人,“修职业要如清献,不贪财欲比元之。”也就是说,做事业要像宋代的铁面御史赵一样忠于职守;不贪财要像宋代的翰林学士王禹偁那样拒绝贿赂。
陈秀并不喜欢八股文,但他善诗文,先后作三诗三词用于教子,现擢一二:
陈廷敬教子诗一
才忆儿时便起愁,愁儿不把放心收。
肯离家舍来官舍,料出歌楼入酒楼。
未得彩衣承膝下,且将绿蚁展眉头。
天涯谁念虚甘旨,顾我于今鬓已秋。
教子诗三
我去从王事,空庭儿独留。
诗书勤讲读,财利少贪求。
浊酒休酣饮,闲街莫浪游。
肯能依此语,可免汝爷忧。
教子词一南宫一枝花
爷今系宦途,儿独营家计。
清勤爷自守,孝友在儿为。
爷事儿知,浊富非吾志,宁怀一念私!
享浊富徇利亡身,怀私心违天害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