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皇城相府 >> 皇城相府图片 >> 正文 >> 正文

忽然,想去晋南了澎湃在线

来源:皇城相府 时间:2023/3/30
                            

?为什么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因为山西的历史,贯穿了上下五千年的整段华夏文明。

历朝历代都有君王在这里修筑长城,全国唯一的宋代长城也在山西。

那为什么还有一句话说,山西文明看晋南?

因为史书上最早出现“中国”一词,说的就是上古虞舜时代的晋南地区。

据说万年前,这里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

尧、舜、禹,最早的三位华夏君王都出现在山西晋南一代。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第一个王朝——夏也诞生在这里。

为什么先祖们都要围绕着晋南建立都城呢?

按《左传》的说法,晋南是一处“沃饶而近盐,国利民乐,不可失也”的宝地。

这里有左右环绕的汾水黄河,盛产粮棉的断陷盆地,和取之不尽的盐池。

都知道山西的历史人文资源冠绝天下。

位于晋南的运城,更是大名鼎鼎的“关公故里”。

而论起自然风光,晋南依然有大名鼎鼎的壶口瀑布。

五千年来,天下盛则山西衰,天下乱则山西兴。

五千年后,多少子孙依然千里迢迢回到晋南这片土地上,寻根祭祖。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01

皇城相府(山西晋城阳城)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是一处罕见的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建于明清。

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的故居。

康熙帝曾两次下榻于此,因此名中又添上了“皇城”二字。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在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将近一百年后才完工。

年间,从这处建筑中走出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

其中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

于是皇城相府被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的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

整座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02

锡崖沟(山西晋城)

锡崖沟,位于王莽岭南端四周落差多米的深谷之中。

这里的挂壁路,被称为世界奇观。

险在此,美也在此。

由于天险阻隔,锡崖沟中几百户人家,千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自生自灭。

60年前,不甘闭塞的他们,历时30年,历经两代人,

在绝壁上生生凿出一条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成就了一道世界奇观。

“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真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体现。

村中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垂直分开。

一股清泉从壁间飞流而下。

涛声如雷,寒气上逼,云雾飘渺,蔚为壮观。

03

解州关帝庙(山西运城)

解州(hizhōu)关帝庙,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中国的“文圣”是孔子。

而与之齐名的“武圣”,是关羽。

解州常平村便是关羽的老家,因此才将这座关帝庙称为“武庙之祖”。

关羽一生征战南北,他的故事传到各个角落。

人们通过对关公的祭拜,从关公身上汲取到勇于抗争的精神力量。

遭际坎坷、身处逆境的人们也会来到这里,祭奠这位值得仿效的千古英雄。

庙内悬挂着多位皇帝御赐的匾额。

康熙皇帝御笔“义炳乾坤”,乾隆皇帝钦定“神勇”。

咸丰皇帝御书“万世人极”。

慈禧太后亲书的“威灵震叠”。

04

后土祠(山西运城万荣)

后土祠,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祭祀后土的祠庙。

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

炎黄也是后土的后人,因此这里也是所有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地方。

现存后土祠,虽不及唐宋时之壮观。

但布局仍然严谨完整,是国内后土祠庙之冠。

国内港澳台胞、海外华侨慕名来到这里寻根问祖。

祈祷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也保佑全家平安,万事如意。

05

盐湖(山西运城)

盐分对生物机体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如果不适当补充盐类,便会浑身浮肿四肢无力,完全无法生存。

在远离海滨的内陆腹地,这样一座盐池显得弥足珍贵。

在远古时期,唯有靠近这里,才算掌握“生存”的权利。

于是周边的两千多处遗址,都显示我们的远祖一直在盐池附近繁衍生息。

五千年前,黄帝、蚩尤部落就曾为争夺盐池的控制权爆发过一场激战。

作为世界三大内陆盐湖之一,运城盐湖至今已有0.5亿年的伟大历史。

因为含盐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所以也被誉为“中国死海”。

盐池虽无什么旖旎风光,但不去看看它,等于没到过晋南。

因为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这座盐湖的关联实在太过密切。

06

普救寺(山西运城永济)

普救寺始建于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

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

“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西厢记》给这座“普天下佛寺无过”的寺庙,添上了经久不衰的浪漫色彩。

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

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坍湮没。

唯有这座高37米的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

07

鹳雀楼(山西运城永济)

鹳雀楼,因经常有鹳雀栖息在此而得名。

始建于公元—年的北周,却又在多年后,毁于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下。

后来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故址变得难以寻觅。

人们只得将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的人仍络绎不绝。

唐宋时期的文人学士在此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

最有名的,便是那首人人都可以脱口而出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写这首诗时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这首诗最终也成了他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08

永乐宫(山西运城芮城)

永乐宫又名纯阳万寿宫,是运城文物的重中之重。

据道书记载,这里是吕洞宾的诞生地。

吕洞宾死后,乡里人将他的故居改为吕公祠。

元朝初年,忽必烈得知吕洞宾信奉的道教在群众之间颇为流传。

他打算借此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拆毁吕公观,修建了永乐宫。

从修建大殿,到绘完几座宫殿里的壁画,共历时年。

几乎与整个元朝共始终。

永乐宫最令人震撼的便是保存完好的壁画,代表了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其中无极殿的壁画,精彩程度堪比敦煌。

还有三清殿中的“朝元图”壁画,气势非凡。

主像都是高3米的巨作,但线条流畅,仿佛一气呵成。

是我国古代壁画中一处无法被忽视的经典佳作。

09

壶口瀑布(山西临汾)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

河口收束狭窄的像壶口,因此被取名为“壶口瀑布”。

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10

洪洞大槐树(山西临汾洪洞)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天下所有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地方。

明朝近50年的时间里,大槐树下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迁徙。

(祭祖园中的雕像还原了当时移民的情景)

这场巨大的迁徙,总共涉及个姓氏。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

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

如今全球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而大槐树,永远被炎黄子孙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

11

苏三监狱(山西临汾洪洞)

苏三监狱是国内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明代县衙监狱。

传说戏剧名作《玉堂春》中的主角原型苏三,曾经就是囚禁于此。

晋南这片宝藏之地,历史太久,故事太多。

最早的中国,就在这里。

华夏文明厚重的历史,不走上一遭,又如何能够轻易读懂呢?

忽然,想去晋南了。

来源:环球旅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