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漂,哪能不挨刀。自古至今,官场职场的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唯独一个人,让小编我格外敬佩,这个人就是康熙御赐名字的大清相国陈廷敬。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相国同学的简历:
陈廷敬,男,河南人。
1.顺治十五年中进士,因同榜有重名者,顺治爷赐名陈廷敬。
2.进官场熬了20年,进了南书房。
3.之后一路飞升,分任工部、礼部、户部三部尚书。
4.亲戚犯事了,主动请辞。康熙不得已准他回家。
5.不到两年再次召回,继续分任工部、礼部、户部三部尚书。
6.最后又一路飞升,统领南书房,授文渊阁大学士,兼任吏部尚书,经筵讲官。
7.康熙四十九年,因耳聋告老还乡。(印象里,《大清相国》到这儿就结束了。)
8.康熙五十年,康熙爷舍不得他,又给召回来了。
9.康熙五十一年,陈廷敬病逝在京城。谥号,文贞。
康熙老爷子在位61年,陈廷敬从政53年间,历经28次升迁,一直做到文源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就相当于宰相了。陈廷敬辅佐康熙长达半个多世纪,成为康熙朝的一代重臣。难得的是,在风云变幻的康熙政坛,陈廷敬善始善终,死后犹获殊荣,被康熙帝赞扬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真像一个不倒翁,风吹不倒,雨大不动,那陈相国是靠什么秘诀呢?以下就一下给大家分享:
1.等。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等待,是老天让你集聚勃发的力场。在逆境中学会充满希望的等待,这是陈廷敬告诉我们的道理,同时也是古今中外千千万万成功者的绝密心经。去皇城相府,不要只是走马观花的赏景,而要学会品读那些亭台楼阁中尘封的历史,用心去感受一下大清相国陈廷敬那禅定般“等待”的平静,他会告诉你:成功属于那些善于等待而有耐心的人。陈廷敬的仕途坎坷,是从公务员考试就开始了,真是命途多舛。乡试就被人抓进了冤狱,会试又因阴差阳错听到了不该听的事情,卷入了科场贪污案,被陷害杀人,虽然最后都转危为安,但是心脏不好的真承受不了,好不容易剩点血底熬到殿试,本来属于他的状元却被安排给了别人。这样还没结束,因为科场贪污案庄亲王的儿子为问斩,庄亲王怀恨在心,按时索尼和鳌拜设计借刀杀了卫向书、陈廷敬和明珠,陈廷敬差点又在鬼门关走了一圈。皇上为了平息事态,又不想任王爷肆意妄为,只能暂时牺牲时任左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纪委监察部长职务)的卫向书,让他回家休养,保住了陈廷敬和明珠。在卫向书准备离京回乡时,陈廷敬前来送行。卫向书借机向陈廷敬说了乡试时救他出冤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不点他状元的原因,同时,也向他传授了一个“等”字。卫向书告诉陈廷敬,宦海沉浮难料,他少年得志并不是好事,宦海无涯,要慢慢熬。
这个等字,在现在的职场依然十分实用。我并没有去过很多公司,但是我确信,许多公司现在身居高位的人,都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最有耐心“等”的人。因为经得起等,许多内部原来的竞争对手,都已经离职了,最后机会来临时,就是那个等了最久、资历最深的人上位。或许许多人会对此觉得不齿,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但是现在我觉得,经得起等,其实也是一种能力。等的过程会遇到很多事情,等不是简单地站着不动,而是一边解决遇到的事情,一边保证自己能安全地活下去,这也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我的领导也曾跟我说过要有耐心等,当时的我是不能理解的,现在渐渐有点懂了。
2.稳。再来看明珠的惨淡收场,可以说明珠和陈廷敬是一路一起成长起来的,只是明珠要更加顺利一些。顺治驾崩之后,康熙即位,明珠得以扶摇直上,位极人臣,皇帝十分信任。陈廷敬一路深知明珠的底细,却是等到了几十年后才去参明珠令其失去官职。陈廷敬为什么敢参明珠?首先他进讲《君子小人章》试探皇帝的意思,认为时机到了。否则,他亦不敢贸然行动,毕竟,在过去过于直言已经多次让皇帝恼怒于他了。可以看到,在不断地历练之后,陈廷敬变成更加老谋深算,更加地稳了
现代的人总是相互猜疑,心眼一个比一个多,这不能说是人类进化上的紊乱,而是社会发展固有的劣根性使然。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职场上的明争暗夺,人与人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相信这也不是我们的错,更不是社会发展的错。所以,现代的员工,无论你是不稳定因素的当事人,还是为其站脚助威的,都要像陈廷敬一样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这个聪明的一代宰相用吸收了中国几千年的中庸文化告诉我们:在官场和职场上行走,择主流大道而行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稳固才是最重要的。
3.忍。就在卫向书离京不就之后的一次闲聊当中,李老先生对自己的女婿说道:“少年得志自是可喜,但隐忧亦在,须得时时警醒。盯着你的人多,少不得招来嫉妒,反是祸害。官场上没有一番历练,难成大器。所谓历练,即是经事见世,乍看起来就是熬日子。世人常说任劳任怨,想您二位都不是疏懒之人,任劳是不怕的,要紧的是能够任怨。那就得有忍功啊!”好一个任劳又任怨。卫向书看来是深谙此道,在皇帝牺牲他来平衡与王爷之间的关系时,他也坦然接受,看来就是十分任怨。
都说“忍”字是心字头上一把刀,我们都有心,但并不是我们都会忍。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年轻气盛”,正是对年轻人最好的诠释。在工作中,我们都难免会遇到令自己讨厌的人和事。陈廷敬告诉我们,只有学会隐忍才能有一鸣惊人的举动,只有忍于凡事才有成大事之胸,只有敢于平静地隐于山林才会有威震朝野的再度出山。忍耐并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以退为进。伟人的隐忍是为了伟业,凡人的隐忍是为了事业。忍耐是成功人士所不可或缺的品质,在凡事中的那一些低调忍耐是日后成功最牢固的基石。
4.狠。有一年康熙决定南巡,派陈廷敬先行暗访地方是否借机巧立名目苛捐杂税或铺张浪费。陈廷敬果然又暗访出了一系列案件,牵涉人数多到他知道皇帝肯定不愿意处理的案件,于是他暗中布置,借他人之口让几个臣子互参,让这些有罪的人跳出来互相指认,气得皇帝差点吐血。最后导致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等皇帝身边的大臣全部被免,皇帝并不知道陈廷敬在此次案件背后的手段,清除掉了所有恨不得陈廷敬死的官场对手,陈廷敬突然摇身一变成为了首辅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心狠之人,不一定都是坏人。很多事面前,我们确实是要忍的,但对于关系到我们前途和命运的事是断断不能忍的。
5.隐。不管你怎么功勋卓著,都不是永远的,总有一天你一样会失宠,伴君如伴虎啊。几日后,在朝上,陈廷敬突然装聋,康熙感叹不已,准许他回家养老了。而回到家后,当家人为他突然耳聋而发愁时,陈廷敬却好了,家人顿时明白,原来这是老爷为官的最后一招,“隐”。
在潮落之际乘时而退,不仅保全自身,使人生得到升华。能够如此,对于那些置身官场之人尤其重要。学会急流勇退,不是不近人情、自负清高,而是为人有道,胸怀达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529.html